迢迢牵牛星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读过了最美的情诗——《章台柳》(韩翃)和《杨柳枝》(柳氏),但他们的故事还不是中国最美的爱情故事;看过了《诗经小雅采薇》里征夫浓浓的思念,但他的情感过于愁苦、悲伤。
六年级下册的《迢迢牵牛星》,选自汉代文学的三大明珠之一、抒情诗的典范、五言诗的冠冕、眼前就有诗意栖居的《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可以说是用中国最美的爱情故事,讲述最美的思念之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01一个故事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你一定是听过的。但你可能会跟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傻傻分不清。
男主角是牛郎星,女主角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两人因为触犯天条,恋爱受罚,牛郎被贬下凡间穷苦人家放牛,织女被罚终日织造锦云。
后来织女下凡,在河里洗澡与牛郎惊鸿一瞥,再续前缘,生了一双儿女,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
再往后,王母娘娘棒打鸳鸯,抢走织女。眼看牛郎快要追上的时候,用发簪在牛郎和织女之间划出一道银河,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在银河南北两岸。
两人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借由喜鹊搭桥,相会一次。平时的天,只能在银河两岸“脉脉不得语”。
后来,中国有了鹊桥相会的佳话和七夕情人节。
02不着一字的思念
我抬头仰望,看到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明亮而洁白的织女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诗人用的是“河汉女”,直接把织女星拟人化了,焦点落在织女身上。
织女伸出修长而洁白的双手,摆弄着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弄”已经看出织女织布的时候心不在焉了,手上随手弄着,心神不定,飘向银河对岸。
因为思念着牛郎,她一整天也织不出一个完整的花纹。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明着写织女,牛郎其实一直都在。
她一定不是为了一整天都织不成一匹布在哭泣,在寂寞的浩瀚的长空,她的深深的思念无处诉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写的是银河,清清浅浅,是景,两岸相隔好像不是很远的样子,所谓咫尺天涯,思念之情一带而出。
可是,虽然只隔了一条清澈的银河水,但他们却只能默默相望,无语凝视,传递彼此心中的思念。“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句句写景,处处抒情。
隔河相望,可望不可即。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03几个字词
我们说过关于“腿和屁股”“走和跑”两个系列古今异义的词。
涕:古今异义
这首诗里的古今异义词是关于“眼泪和鼻涕”的。古代“涕”是眼泪,不是鼻涕。比如,《诗经》“泣涕涟涟”,我们常用的“破涕而笑”、“痛哭流涕”,“涕”都是眼泪的意思。
“泗”才是鼻涕。有个成语“涕泗横流”,就是指眼泪鼻涕一把一把的。我的家乡小镇叫“泗门”,我表示其实我并不想知道“泗”的意思。
好在后来“泪”代替了“涕”眼泪,“涕”代替了“泗”指鼻涕,“泗”就一心用在地名上了。
去:古今异义
“相去复几许”,看银河清清浅浅的样子,好像两岸距离也不是很远的样子。“去”是“距离”的意思。这种用法,还出现在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章:使用本意
章,“花纹”的意思,这里用的是本意。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说永州那边产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底子上面有白色的花纹。
04为什么是牛郎和织女
牛郎不姓牛,织女不姓织,“郎”和“女”也不是名,为什么叫“牛郎”和“织女”呢?
为什么织女洗个澡,衣服被牛郎拿了,回不了天上,不恼羞成怒,反而以身相许了呢?
这根源于中国古代最基础的家庭模式——男耕女织。男耕的牛郎和女织的织女,不仅是这个美丽传说故事的主角,更是古代几乎所有家庭的角色关系。
所以,当天庭织布的仙女遇到人间的穷苦小子牛郎,织女配牛郎,天造地设,般配!
所以,皎皎河汉女也不仅仅是故事中思念着牛郎的女主人公,她也是抬头仰望星空的人间的织女,她是如此思念远行的丈夫。
所以,我们也能够理解,借着织女的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思念之情,实际上是人们对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05一点思考
古往今来,人们是那么喜欢这个故事。
故事中,牛郎和织女不能长相厮守,是王母娘娘的棒打鸳鸯。因为他们是自由恋爱,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所以,封建礼教背上了一口大锅。
那么,经过了几千年的抗争,终于可以自由恋爱的今天,婚姻的和谐、美满就一定超过过去了吗?为什么离婚率反而越来越高了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呢?都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