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两首温暖的七夕词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七夕节,要做油焖饭分送给左邻右舍,晚上搓汤圆,要在汤圆上捏一个窝,据说是给织女盛眼泪。——萧丽红

这是肖丽红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一书中,记录的台湾乡下布袋镇的七夕风俗,浪漫温馨,满满的人间烟火。

姑娘们忙着乞巧,小孩子惦记着葡萄架下的那一盆清水,盼望这夜深人静的时候能看到鹊桥上的牛郎织女,这是我小时候的七夕节,遥远又亲切。

七夕,一个充满爱的节日,流传久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了许多关于七夕的诗词,现在就分享两首别具韵味的七夕诗词与您共享。

01

凤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惊,晓檐疏雨星。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宋苏轼《菩萨蛮七夕》

赏析:月落大地,星河斜转,夜阑尽,天将晓,牛郎和织女从梦*中惊醒过来,眼见得又到了分别的时刻,执手相看,再相见,隔年期,不由得涕泪纵横。

可是,虽然一年一度相聚的时光如此短暂,但是这一天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年年都有希望和盼头,天不老,爱不荒,有爱何惧天涯远?

虽然不似人间的夫妻那样日日相守,但是牛郎织女也从不羡慕,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人间的烦恼太多了,日子难捱。

词的上片写牛郎织女短暂相聚后又要分别的难舍难分之情,离别太长,相聚太短,恨不能朝朝暮暮长相守。

下片写七夕凌晨牛郎织女离别后的心态,虽有恨,终不悔,因为彼此的情缘与天同在,与地同老。

虽然一夕相聚,来去匆匆,但是,多情人不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立意新颖的七夕词,读来令人心生美好,一句“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令整首词都充满了光亮。

苏轼的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的七夕之夜,彼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州,继配王润之陪伴在侧,触景生情,苏轼作此词与王润之,以示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美好愿望。

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等著作传世。

02

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元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赏析:七夕之夜,月白风清,这是一年一度牛郎织女天河相聚的日子,地上的人们在金鼎中焚起龙麝香来庆祝这美好的时刻。

秋夜泠泠,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向天上的织女乞巧。

亭子里,人们或坐或卧,看牵牛星和织女星鹊桥相会,不知不觉夜色深沉,月儿飘过梧桐树,筛下了一地暗影。

卢挚的这支小令明显有杜牧《秋夕》的影子,但是,又和杜牧的诗有所不同,杜牧的诗表现的是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

而此支小令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意境,词人另辟蹊径,不写情意绵绵,不写离愁别恨,笔端流露的只有淡淡的岁月静好。

秋夜闲坐,点起银烛,焚起麝香,蛛丝乞巧,卧看星河,月西斜,树筛影,这是一幅多么恬静美好的秋夜图。

那情那景,在词人的笔下仿佛定格了一般,不论时光流转了多少年,每每见到,都会令人心生美好,不愧是一首具有一定民俗学价值的好词。

词人简介:卢挚,字处道,号疏斋,元至元5年进士,诗曲俱佳,作品多有佚失,《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情人只得远远地隔河相望,不得长相厮守,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彻心扉。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这个七夕节阴晴不定,也许此刻喜鹊还未把桥搭好,牛郎和织女还在离别之中未能团聚吧。

关于七夕的古诗词,总是被赋予了太多的离愁别恨,因为,团圆和幸福始终是人生向往的主旋律。

但是,苏轼和卢挚这两首七夕词却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明亮,安暖,满满的时光不老岁月静好,读来令人心生欣喜。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510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