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年初开始尝试拍鸟以来,大部分的记录还是在生活时间比较长的北京、兰州记录下来的,部分内容已经整理过,比如阅读量超高的喜鹊篇、点赞数最多的兰州市常见水鸟汇总,但是有待整理的照片远多于此,两个地方合并整理一篇。
林鸟篇
林鸟较水鸟难观察、难记录、难拍摄,整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记录。
图1.羽色艳丽的三宝鸟(北京)
图2.羽色艳丽的白眉姬鹟(北京)
图3.羽色艳丽的*腰柳莺(北京)
图4.羽色艳丽的金翅雀(北京)
图5.羽色艳丽的琉璃蓝鹟(wēng)(北京)
图6.好奇的北红尾鸲(兰州)
图7.成双成对的灰喜鹊(兰州)
图8.成双成对的灰喜鹊(兰州)
图9.倒挂在垂柳枝条上的银喉长尾山雀(兰州)
图10.在积雪的河边喝水的灰头鸫(兰州)
图11.在积雪的草坪上觅食的橙翅噪鹛(兰州)
图12.胖成球的橙翅噪鹛(兰州)
图13.春季草坪上觅食的黑尾蜡嘴雀(北京)
图14.春季草坪上觅食的灰椋鸟(北京)
图15.秋季树枝上觅食的远东山雀(北京)
图16.秋季啄食柿子的红嘴蓝鹊(北京)
图18.冬季湖面上吃冰的锡嘴雀(北京)
图19.冬季湖面上吃冰的锡嘴雀(北京)
图20. 一次的蚁鴷(liè)记录(北京)
水鸟篇
水鸟的观察记录整体上比林鸟简单,有时候烦恼于距离太远,但是转念一想,林鸟在这么远距离的话连根毛都看不到,也就释然了。
图21.每次看到都想多拍一会儿的普通翠鸟(北京)
图22.每次看到都想多拍一会儿的普通翠鸟(兰州)
图23.每次看到都想多拍一会儿的普通翠鸟(北京)
图24.每次看到都想多拍一会儿的普通翠鸟(北京)
图25.脖子超长的*苇鳽(jiān)(北京)
图26.在芦苇丛里聒噪个不停的东方大苇莺(北京)
图27.在东方大苇莺的巢里产卵的大杜鹃(北京)
图28.胡子长在眼睛下面的文须雀(北京)
图29.开始被我当做青头潜鸭的斑背潜鸭(北京)
图30.抬头看我的白鹡鸰(兰州)
图31.侧脸看我的红尾水鸲(兰州)
图32.侧脸看我的白顶溪鸲(兰州)
图33.侧脸的普通秋沙鸭雌鸟(兰州)
图34.侧脸的普通秋沙鸭雄鸟(北京)
图35.侧脸的花脸鸭雄鸟(北京)
图36.侧脸的鸳鸯(蚀羽)(北京)
图37.侧脸的绿翅鸭雄鸟(北京)
图38.侧脸的黑喉石?(jī)(北京)
图39.侧脸的小鷿(pì)鷈(tī)成体和幼体(北京)
图40.其乐融融的小鷿鷈一大家子(北京)
图41.助跑后起飞的小鷿鷈(北京)
图42.抓小鱼吃的小鷿鷈(北京)
图43.抓小虾吃的小鷿鷈(兰州)
图44.侧脸的鹊鸭雌性(兰州)
图45.飞翔的渔鸥(兰州)
图46.正脸的某种银鸥(兰州)
图47.渔鸥和银鸥混群(兰州)
图48.飞翔的绿头鸭(兰州)
图49.游泳的白眼潜鸭(北京)
图50.红头潜鸭、白眼潜鸭、普通秋沙鸭、绿头鸭、鹊鸭混群(兰州)
的一点吐槽
同为外表漆黑,食性繁杂的雀形目鸟类,人们对待乌鸦、乌鸫和八哥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对叫声简单粗粝的乌鸦是各种嫌弃、驱赶,避之唯恐不及;对叫声婉转嘹亮的乌鸫就宽容的多了,它能学习其它鸟的鸣叫,因而获得了“百舌”的花名,某些地方也会养来做宠物;善于学舌的八哥就无需多说了,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笼养鸟,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外表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还是颇有几分相似的。
图51.眉清目秀的大嘴乌鸦
图52.喜欢吃蚯蚓的乌鸫
图53.额头上有一丛呆毛的八哥
这件事情充分教育了我,颜值一样高(dī)的情况下,说话好听是多么的重要。
图54.不好听也要叫的大嘴乌鸦
小结
年大部分的博物时间都分配给了观鸟拍鸟,昆虫和植物都是捎带着记录的(将会单开篇幅整理),所以总结都是鸟类记录。这一年开辟了新的天象观察的大门,19年这一项是可以继续保持的。18年的观鸟活动自兰州而始,自兰州而终,19年希望还能有时间继续保持。
图55.草坪上觅食的丝光椋鸟
总之,先整理这么一部分拿得出手的照片,更多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吧。
雨后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