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那些民俗,在腊月二十八,除了把面发,还要贴花花。
贴花花包括贴窗花,贴年画,还有贴春联。这里重点来说说贴窗花。
“窗花”现在成了一门艺术,开始它起源于民间喜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多帖于农村窗户的白纸上上,因此被称为“窗花”
春节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不仅赏心悦目,渲染节日的气氛,还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心情。
过去农村的窗户是木头做的小格子窗户,上面糊上白纸。过年时在一个个的小格子上,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
从远处看,白生生的窗户纸上贴着红彤彤的窗花,又好看又喜庆。
那时只有新年或谁家娶媳妇时才贴上漂亮的窗花。
小时候,谁家贴上了新窗花,小伙伴们总会趴在窗户前,评头论足。
这个说,我最喜欢那这个牛的图案,因为今年是牛年。
那个说:我最喜欢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因为我属鸡。
还有的说:我喜欢羊,因为代表着三阳开泰。
现在想想,那时并没有因物质的匮乏而难过,反而因有这些精神生活上的美好而使人更加单纯,更加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期待。
到春节时,人们会把旧的窗花揭下来,换成新的,预示着新的一年辞旧迎新,接福纳祥。
现在都是明亮的大玻璃窗,窗花也由过去手工剪纸变成了机器生产的塑料做的窗花,这种窗花更漂亮,更结实耐用。虽然窗花像历史一样,一代一代的迭更、但它的寓意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希望的作用一如既往。
剪窗花现在成了一门艺术,应该也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有不同的寓意。
窗花起源于宋朝到元朝期间,窗花里的素材大多来源于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手巧的姑娘、媳妇手拿一把小小的剪刀,一会就把一张红纸就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
花草虫鱼,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个个栩如生。
我二舅妈手特别巧,每到春节时,就会走东家串西家的给乡亲去剪窗花。
她剪得喜鹊登梅,两只喜鹊登在梅花上,让人不由想到春天到了,喜鹊也喳喳地叫着报喜来了。
剪的戏曲脸谱,人物一个个活灵活现。
手巧的她还会剪各种动物属相,哪年的春节就剪哪年的属相。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窗户上的每个格子上都趴着一个小动物。
过去人们用浆糊把剪纸小心地贴在窗户纸上,阳光从窗花镂空的地方照进来,美丽而温暖。
各种美丽的窗花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象征,更是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窗花”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被淘汰,而是以更美好的一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春节来了,各种不同寓意的窗花装点着家家户户,给人们带来喜庆与温暖的同时,这门艺术也会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