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文庙这些柱础石雕如此精美,了解后令人

在河南中西部的这个小县城里,郏县文庙是本地少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家或许都不知道,这里竟然默默保存着木雕、石雕、彩绘三大罕见艺术宝藏,这些艺术宝藏曾经在央视专题节目中被誉为“国宝”。

郏县文庙大成殿大成殿明柱每个柱础都刻有石雕

今天和大家共同欣赏17幅精美的柱础石雕。

1.龙马河图

龙马河图

本幅石雕着这样的情景:丽日下,祥云缭绕,龙马呼啸奔腾于*河之上。

仔细观察,则会发现马背上有许多圈圈点点,这些圈圈点点呈规律性分布。

相传在远古伏羲氏时代,当时有龙马自*河浮出,背上的旋子自成神图,具备阴阳奇偶之数。伏羲氏根据龙马背旋之图,最终演化出八卦,即先天八卦,并作“连山《易》”,为万世文字之祖。

2.事事如意

事事如意

石雕中雕刻有柿子和如意。取“柿”与“事”同音,结合如意就演化出“事事如意”的意思。这当然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民间腊月二十三吃柿子,寓意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大概也是相似的祝愿吧。

3.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

石刻中有三只活灵活现的山羊,取“羊”与“阳”的谐音,演化出“三阳开泰”的寓意,称颂岁首吉祥或者万事顺利。

“三羊开泰”本为“三阳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本意是指“冬去春来”。《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中这个“开”字,应该是“始”的意思。春天来了,开始有好运了,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4.富贵双喜

富贵双喜

这幅图案是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刻有两只喜鹊飞落在牡丹花的枝头。雕发细腻、流畅,形象生动。喜鹊和牡丹的寓意不言自明,富贵加上吉祥,当然是富贵双喜了。

5.封侯摘印

封侯摘印

这幅石雕上刻有一只机灵的猴子爬到枫树上摘取挂在上面的一枚印章。取“猴”与“侯”以及“枫”与“封”的谐音,自然就成了“封侯摘印”了。在古代,能被帝王封为王侯,或者能执掌官印,都是平常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

6.翎顶辉煌

翎顶辉煌

本幅石雕刻画的是插有孔雀尾翎的瓶子及珊瑚玉坠。在清朝,官员帽子上的顶戴花翎如果有孔雀尾翎和珊瑚玉,则为一品官员,可谓权倾朝野。所以翎顶辉煌(俗称红顶花翎),表示其有最高地位的意思。

清朝的“顶戴花翎”,它其实是一个整体,包括帽子、顶珠、帽子后面一根孔雀羽毛,帽子与顶珠合称“顶戴”,帽子后面的孔雀羽毛叫做“花翎”,不过帽子后面的那根羽毛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只有皇帝赏赐才能佩戴。在清朝中前期,只有皇室成员才有资格被赐予三眼花翎。

7.如虎添翼

如虎添翼

本幅石雕刻有一只威猛的老虎生出一双翅膀,寓意“如虎添翼”,表达了期望有所作为的人择机强化自己,获得更强大的能力。

8.福缘善庆

本幅石雕刻有蝙蝠、扇子、磬、宝瓶等物件。宝瓶中插着扇子,系有香橼,旁边一只蝙蝠。此中取“蝠”与“福”、“橼”与“缘”、“扇”与“善”“磬”与“庆”、的谐音,自然就成了“福缘善庆”了。

福缘善庆

本幅石雕刻有蝙蝠、扇子、磬、宝瓶等物件。宝瓶中插着扇子,系有香橼,旁边一只蝙蝠。此中取“蝠”与“福”、“橼”与“缘”、“扇”与“善”“磬”与“庆”的谐音,自然就成了“福缘善庆”了。寓意为教化人们只要善良诚信,就能收获幸福。

9.神龟洛书

神龟洛书

本幅石雕刻有一个浮游在河面上的神龟,天空漂浮着祥云朵朵。

据周易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传说上古之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朱紫色纹理和丹红色圈点,名曰龟书,又称洛书。洛书是中国术数的起源之一,与河图并称。其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此石雕引导人们钻研经典,终会修成正果。

10.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

本幅石雕刻有插在宝瓶中的三个方天画戟,以及莲花和莲叶等。“莲”和“连”、“戟”和“级”同音,自然就延伸出“连升三级”了。

接下来我将继续尝试解读郏县文庙剩下的24幅柱础石雕,希望大家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zp/435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