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aserica
年的夏末秋初,因为升学,我来到了青岛, 次在一个北方的城市生活。
作为一个 的旅游城市,我初到青岛,自然是要先游玩一番。于是我和两个兄弟逛了天主教堂,跑了啤酒博物馆,赏了德式建筑,吃了烧烤海鲜。
来青岛不可能不看海,而就在穿过八大关去往海边的途中,我看到了两只翅膀闪动着蓝绿光泽的黑头大鸟,我尝试拍下它们,可它们很快飞走了。
我的倍感遗憾持续了还不足两分钟,我就再次遇到了它们——密林里的喳喳鸟鸣暴露了四只跟刚才两只一模一样的黑头大鸟。
很快我便发现,到处都是这种鸟,树梢,路边,房顶,景区管理员的身后。
怀着复杂的心情用识物软件拍下了它们,我看到识别结果是一个意外熟悉的名字——喜鹊。
拍摄于青岛八大关景区
喜鹊。
我很难不对这个识别结果感到惊讶,因为我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竟然不认识喜鹊。
这个频繁出现在童话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的“报喜鸟”,在我的脑海中原来一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好在很快,这种惭愧在我得知我的两位好兄弟同样对眼前的这种鸟类不甚熟悉后开始有所缓解。
这的确怪不得我们,在我们长久居住的南方城市里,我们都从未见过活体的喜鹊。
而这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地青岛孩子们来说可能难以想象,因为我很快发现,这里的喜鹊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你根本不可能不对它们的品种产生好奇。
看它们成群结队地团聚在建筑上或是依次自由散漫地划过天空,我忽然想起某篇文章里看到的那句“城市不只属于人类”来。
喜鹊
Picaserica
“雀形目鸦科喜鹊属的一种鸟类。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图片来自网站birdnet.cn)
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的简单介绍,除了拉丁文学名、生物学上的分类以及“留鸟”这两个字以外,其余都是关于形态特征的描述。
其中最吸引我的信息是这个写作“Picaserica”的拉丁文学名。怀着某种期待和猜测,我找到同属之下的另外一种喜鹊——欧亚喜鹊,它的拉丁文学名为Picapica。
当我尝试去读它的时候,“皮卡皮卡”的发音自然流露。当我去查证它的真实发音时,我惊喜地发现这的确是一种学名读音异常接近“皮卡皮卡”的生物!
与这一点比起来,其他的信息都难免显得有几分乏味了。雀形目,顾名思义,是外形长得像雀儿的鸟;鸦科就是和乌鸦啥的一个科;“留鸟”就是终年留在它们出生的区域里生活,不因季节变化而迁徙的鸟类。
看到这儿,我忽然想起一个词来。我时常会看到那些鸟类爱好者管鸦科动物称之为“鸦科大佬”,这个叫法又是怎么个来头?
现实版的“乌鸦坐飞机”
(图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