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如导演般精心设计策划一个课程体系,
让参与的孩子用各种精彩的表现
证明自己设计的出色,
不如重新去看待孩子,看待世界......
◆
◆
*武雄先生在《学校在窗外》一书中表达了学校教室的窗对于儿童童年的禁闭,写道:“放下你的身段,放下与同事竞争表面成绩的心情,与孩子们平等做朋友,真情地陪他们走一段成长的岁月。”身为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还应为孩子们打开另一扇窗,引领他们探索外面的世界,走入真实的生活。
与其如导演般精心设计策划一个课程体系,让参与的孩子用各种精彩的表现证明自己设计的出色,不如重新去看待孩子,看待世界,真诚地问问孩子:“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你对什么感兴趣?你还想学习什么?”然后,学校就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老师、学生、家长、社会互通有无,自由交流。
蜗牛班的班本课程便是在一扇有窗户的学校里,一间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慢慢萌芽的。
“蜗牛上学去”新生课程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活、学习同伴,都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同时,由于陌生,恐惧与排斥也会随之而来。如何帮助孩子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克服心理上的畏惧情绪,积极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实现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的顺利转变,是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 关。
牵着蜗牛散步,放慢脚步,我把整整的一个九月作为新生课程的实践月,我在心里准备了好多好多的故事和有意思的活动,我想让故事和活动浸润孩子,让刚入学的孩童开心地柔性“软着陆”。我想让小蜗牛们发现身为小学生的自我会悄悄发生哪些变化,让他们慢慢地爱上学校,爱上上学。
次见面,学长课程迎接你还记得大一报到的时候,学长学姐在新生报到处热情地欢迎我们,领着我们在校园里游走,如同为我们打开了校园的 扇窗。
今天,一年级小朋友 次来学校,我们用“学长课程”帮助孩子们完成所有琐碎的报到环节,并且解答他们脑袋里关于这所新学校,关于小学生活的“十万个为什么”。
还记得那一天,大哥哥大姐姐在蜗牛班的门口热情地牵起了小蜗牛的手,带着小蜗牛 次走进了蜗牛班的教室。认识蜗牛班的每一位老师,认识自己的座位,领到崭新的校服和课本,写下新学期心愿,参观校园……这所有的新鲜的事情,都有一位哥哥或姐姐陪伴着小蜗牛,一路谈笑风生,从不孤单。
在教室一旁的我,因为哥哥姐姐的帮忙,省去了不少烦琐的事情,可以有时间静静地看着教室里发生的一切。
我看见,你们笑着对我说:“我认识这个字,白,你是白老师。”
我看见,你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只为挤出一个缝隙,给我递来一块饼干,因为好吃的要分享。
我看见,你们用好奇的双眼打量着新学校的一切,小手忍不住摸摸这摸摸那。
我看见,你们羞涩地认识同学,勇敢地伸出友好的小手。
我看见,你们像探宝一样,研究着资料袋里的一切,珍惜地拿出课本,比量着校服。
我看见,你们在离开教室时,跳着和老师说再见,又狂奔到爸爸妈妈的怀里……
我看见,今天的你们,尽管有着让人心急的懵懂,但终有一天,你们将用这目光洞悉灵*的喜怒哀乐;今天的你们,尽管有着叫人捧腹的笨拙,但终有一天,你们将用这十指触摸世界的万紫千红;今天的你们,尽管有着令人担忧的跌绊,但终有一天,你们将用这步伐走过生命的春夏秋冬。
次见面,我和学长一起迎接你,就像家人欢迎新成员一样。原来,在校园里,还有一群可爱的人,叫学长。他们可以为你打开一扇窗,从孩童的角度帮助你。
始业阶段,为“开学护照”忙碌九月一日,对每个孩子、家长或是老师来说,其实早已经成了一种仪式,它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在金色的秋天,我们将埋下一颗饱满而成熟的种子,并给它以期待,相信在岁月的沉淀中能开出绚烂的花。
那一天,我送给了小蜗牛一本“开学护照”,祝贺他们成了一名真正的小学生。护照上的每一个活动、每一枚印章、每一张珍邮,都会在金色的九月,见证小蜗牛们追逐梦想的每一个小脚步,小蜗牛每一天的小发现、小进步、小收获。“开学护照”中创意了五个活动,脚丫走校园、认识新同学、认识新老师、童心记规则、家校一个样,供小蜗牛们快乐参与,每完成一个活动都会得到一枚开学印章。九月,集齐五枚印章的同学,将会获得一份新学期小礼物。
每一个活动,我们都从一个故事开始,如阳光明亮了孩子们的心灵。让故事代替成人说话,有趣的故事总能在无声无息中将美好的道理、情感、行为……植入孩子的成长中。
读书活动
整整一个九月,蜗牛班都很忙碌。闲暇的时间里,你总能看到小蜗牛拿着“开学护照”,游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用好奇的眼睛发现校园里的新天地,用热情的小手握紧新认识的好朋友,用甜甜的微笑送给慢慢熟识的新老师。
整整一个九月,好玩的“开学护照”游戏,牵着这群小蜗牛,在雅园这座游乐园里,带着故事,一路闯关,一路繁忙。好玩有趣的活动,应该是教室里 的模样。
“蜗牛问对树”飞翔的发问课堂好奇,让孩子希望与人互动,与世界互动。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脑袋里藏着数不清的问题,我们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最旺盛的生命力。
孩子们来到蜗牛班的 天,就被墙上的一棵大树吸引了,它叫“蜗牛问对树”。树上爬着蜗牛口袋,每一个口袋都在等待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果。记得 天的时候,我就告诉孩子们:“孩子们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写在小纸条里,放在问对树上。所有人都可以提问,所有人都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几天之后,我发现每一个蜗牛口袋里都装满了问题果,塞满了问题纸条。“为什么橡皮擦能把铅笔写过的字擦掉?为什么太阳晒着很热?飞机为什么撞不到星星呢?为什么月亮在天上,而不在地上呢?小鸟为什么有翅膀能飞?我们戴着翅膀为什么不能飞?”……
一棵小小的问对树,让陌生的小蜗牛们因为问题的讨论渐渐熟悉。每一个课间,他们就凑在问对树下,掏出问题纸条,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津津乐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就是应该学习“天问”,不管什么,爱问就是一件好的事情。看看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