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一读“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此句就被深深触动到了,还莫名地想到鲁迅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以及白居易的“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简简吟》),还几个关于残荷的名句,如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摊破浣溪沙》),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好的诗词,必然具有一种微妙的感发作用,能引发读诗人自由发挥联想,来鹄的《偶题》,在诗词君看来,也称得上一首好诗。
偶题二首·其一
唐·来鹄
近来灵鹊语何疏,
独凭栏干恨有殊。
一夜绿荷霜剪破,
赚他秋雨不成珠。
诗词赏析:
来鹄,又作来鹏,唐代诗人,工诗,屡举进士,不第,其诗多写羁旅之思、落魄之感,偶有愤世嫉俗之作,讽刺诗《云》、《蚕妇》比较有名。
《偶题》共两首,以第一首为佳,我们今天只读其一。
首句“近来灵鹊语何疏”,意思是说,近来喜鹊的叫声为何越来越少了呢。“灵鹊”,即喜鹊,民间认为喜鹊通灵,能为人报告喜讯。“语何疏”,则表示喜讯减少,忧心之事反而增多,所以次句写道:“独凭栏干恨有殊。”
“凭栏”是古诗词中十分常见的动作意象,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一般凭栏者,心中皆郁积着不快情绪。“恨有殊”,即有殊恨,有极其深的遗憾。何以至此呢?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因为他看到原本翠绿的荷叶一夜之间完全被风霜剪破,变得残败不堪,再也无法汇聚秋雨,形成美丽的真珠。“剪破”二字,体现出霜风的冷酷和残忍,更能唤起读者对绿荷的怜惜之情。
“绿荷”无疑是一种美的事物,它硕大清美,光鲜莹洁,有着丝绸的质感,给人以珍贵美好的感受。可越是美的东西,就越容易遭到摧残,仅在一夜之间,它就被凌厉的秋霜剪破,毁得如此彻底……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赚他秋雨不成珠”,赚,赢得,博得之意。赢得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东西,如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等。秋雨成珠,圆润晶莹,自是为人所乐见,可荷叶既破,秋雨便无法汇聚成珠,这种无法弥补的缺憾,不仅存在于自然,还存在于人事之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李璟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曰:“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又何尝不给人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