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画画讲求什么?
讲清高,将隐逸,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比如清初前朝遗留后代八大山人,复国无望,一言不合就厌世,画中的动物也都跟着翻起了白眼:
清八大山人花鸟作品
元代文人画家倪瓒是个出了名的洁癖,就连画作中也是一江两岸清清白白。
元倪瓒渔庄秋霁图
宋代有个徽宗皇帝,不爱江山也不怎么爱美人,偏偏爱当“画王”。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这幅《芙蓉锦鸡图》,工整严谨,高贵典雅。
《芙蓉锦鸡图》轴,(传)赵佶绘,绢本设色,81.5x53.6cm,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墨客,陶醉在风雅韵事当中,
可是“吃瓜群众”看画时在意什么呢?
那场面大概是这个样子:
这些问题,当然不是文人画家们在思考的事情——但我们的齐白石老爷子,就!不!一!样!了!
想在他的画里看到点不接地气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齐老爷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
这位从湖南乡下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木匠出身,一生以“职业画师”自居,从未隐藏过自己作品里的民间趣味。他最喜欢给生活中最常见的瓜果鱼虫,附上吉祥寓意,变成人见人爱的吉祥画。
以下我们不完全总结了齐白石给大家送上的吉祥祝福。
最近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中,有一幅名为《大利图》的作品。在这幅画中,齐白石以“荔枝”的“荔”,谐音寓意“吉利”的“利”。满筐的鲜红荔枝,暗含“多吉多利”的祝福。
齐白石,大利图,68x34.5cm,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这幅《大利图》是齐白石“红花墨叶”风格的代表作品。他认为荔枝红果绿叶,“入图第一”。墨绿色的叶片和赭石色的提篮作为陪衬,而荔枝果实被极力夸张成几乎刺眼的鲜红色。荔枝颗颗饱满,让人垂涎欲滴。
齐白石喜欢画荔枝,还有一个原因——
特别喜欢吃。
还记得45岁那年,齐白石跟随朋友到广东鼎湖山游玩,沿途的荔枝硕果累累,在晚霞的照耀下尤为诱人。等待许久,终于等到荔枝主人,于是买来品尝——这是齐白石第一次吃荔枝,十分感动,一见钟情,并在荔枝画中题句:“知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
据说很多人知道了齐白石的这个爱好之后,经常拿真荔枝来换老爷子画的“假荔枝”呢!也难怪齐白石要给自己起名叫“老馋”,还不都是荔枝闹的!
齐白石,多利图,纸本设色,辽宁省博物馆藏
题款:多利。老馋长作天涯客,纤手为能剥荔枝。
以桃子寓意长寿的说法自古有之,这在齐白石的画中自然不会少有。一只桃树下的灵猴,捧着硕大无比、鲜嫩多汁的蜜桃,取名“吉猴献寿”:
齐白石,吉猴献寿,纸本设色立轴34×45cm
没骨画法寥寥数笔,就把桃子描绘得鲜嫩欲滴:
齐白石,寿桃,纸本设色,辽宁省博物馆藏
用寿桃祝寿我们早就习以为常,可是画鲶鱼祝寿是怎么回事??
用鲶鱼来祝寿,并没有什么历史典故,仅仅是因为齐白石为了表达长寿的祝愿,用“长鲶”来谐音“长年”。
齐白石,长年长年,,纸本水墨,×51cm
这幅《长年长年》构图生动,用笔自如,一只长长的鲶鱼在水墨淋漓间悠然自得,即使是画在宣纸上,也能感受到水波荡漾。而画面左侧用奇拙的篆书题以“长年长年”,更添吉祥之意。
那么下面这幅画呢,齐白石再次用“长鲶”和“大鳜”(guì),组成了一幅《长年大贵图》。不得不说老爷子这谐音梗用得也是炉火纯青!
齐白石,长年大贵,水墨纸本,×32cm
大鳜?这不是我们熟悉的臭鳜鱼吗?
难道白石老人祝贺富贵都用这种评论两极分化的黑暗食材?
当然不!
周敦颐在《爱莲说》里曾言: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种大气雍容的花卉,自然也是无数书画家笔下的宠儿,在这一点上,白石老人也不例外。
齐白石,富贵多子,水墨纸本,私人收藏
白石老人所创的大写意牡丹可谓“姹紫嫣红开遍”。上面这幅《富贵多子》便是一例。粗笔写意,以没骨法画出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寓意富贵;再在花下点缀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鸡,寓意多子。一张一弛,拙朴有力又不失典雅情趣。
齐白石,富贵寿考,,纸本设色,cm×33.5cm
除了以上这些,齐老爷子还画过许许多多吉祥寓意的作品,比如用停在梅花上的大喜鹊来寓意“喜上眉头”:
齐白石,喜上眉头,,纸本设色,69×37cm
以两个葫芦喻“福禄双全”:
齐白石,福禄双全,,纸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用满盆满钵的柿子来寓意“事事如意”:
齐白石,事事如意,纸本设色
最有趣的是下面这一幅。有一次一位客人上门来求“发财图”,齐白石问,想要发什么财?试探许久,这位客人,财神爷也不要,印玺衣冠也不要,刀枪绳索也不好,最终竟让齐白石给他画了一个算盘!
齐白石,发财图,纸本水墨,x52cm,现藏北京画院
齐白石画毕《发财图》,暗暗思忖其中道理。这位客人想要的发财之道,既不是做贪官污吏,也不是坑蒙拐骗,而是清清白白,自食其力,于是他便欣然答应了。
齐老爷子说得对:清清白白,有何不好呢?
-Theend-
更多白石老人吉祥祝福,
尽在橙舍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