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
点击蓝字
)的眼睛、( )的头发。这就要调动学生积累的词语来回答。这类练习题,只要词语搭配正确就可以,没有 正确答案。
5、结合主旨
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主旨,只是教材根据年段的要求和语文要素,有时不提文本的主旨。但有的课后问题,指向了课文主旨,教学时就要涉及主旨。
如,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练习题:“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 却一个也没有得到?”,就需要学生结合文本的主旨,从而得知: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没有叶子,也长不出葫芦,不能孤立和简单地看问题。寓言故事的寓意,人物的精神、品质、特点等,都是和文本主旨有关联的,回答这一类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往文本的主旨上靠。
6、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理念,语用的方法很多,其中,讲故事、复述课文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后“根据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下面给出了四句话,也是课文的提纲。这一课的要求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这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了解大禹的事迹、体会大禹崇高的精神品质,则不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再如,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课后练习题:“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下面出示了“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学生需要思考一番,梳理好自己的语言。
二、联系学生生活的练习题
1、指向正确
联系学生生活的课后练习题,如果教师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回答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会感到为难。大部分学生往往一下子很难联想起生活中的内容,不知道怎么联系生活,联系哪些生活实际,缺乏思维线路,一般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很快回答出来。教师要对联系学生生活的练习题进行准确定位,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导。教师备课时,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难点,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年段,特别是学情做到心中有数。这时,教师如果有一定的指向,学生联系生活就变得比较容易。那么,教师应当怎样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线路呢?
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这是《我是什么》一课中的问题:
1.“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柔,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唱歌。
第1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和小朋友玩耍时,有时候你做什么,有时候你又做什么?
第2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家里,你在不同的房间里会做什么?教师给学生正确的指向,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回答相对就容易。
2、启发引导
教师要选准引导的线路。如,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后练习题:“读下面的句子,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只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做过的事情,说:“我们都做过不对的事情,想一想,你做过的不对的事情,又是怎样改过来的呢?”
再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选做题:“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家乡的哪个季节最美丽?美在哪里?山峦、小河、树木、花草、田野、天空等,都是什么样的?选几个内容写下来。”教师这样一引导,学生就能很快写出来。
3、联系课文
有些题目,教材编写者希望能引导学生谈认识、感想,懂得一定的道理,促进精神成长,这就要求学生重新回归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本主旨,从其中找出答案。
如,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练习“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下面还给了6个词语,泡泡里提示“上课的时候……”“放学了……”。这就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学生上课的内容的,按照课文的要求来说、来写。
4、回忆交流
生活经历往往积淀在学生的心底,至于联系生活的哪个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回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先回忆一下,再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年级上册从第四单元开始,很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学习“预测”,如“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学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是预测的基础。需要学生预测时,教师可以说:“结合你读过的课外书,想一想。”
再如,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课后练习题:“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说说他的小故事。”这个问题有难度,教师可以启发“比如,你在电视上或者课外书中看到的勤奋的人,懒惰的人”。
5、展开想象
想象属于创新思维,也属于语用的范畴。根据文本的空白或描写简约之处想象,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花的世界》课后练习题:“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想一想平时你在花园里或公园里见到的花在草地上舞蹈,是什么样子的?先想一想,再和旁边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教师准确界定课后练习题的类别,把练习题有针对性地用于教学,对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用很大。
本文转自:小学语文名师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
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