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该怎么教孩子认字,我终于找到方法

每天一小步,育儿一大步↑做轻松淡定的新式妈妈~

我探讨如何教小朋友认字已经有不下半年,看过像《汉字树》、小象汉字、《写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说文解字》等的书及产品,还购买了有关汉字启蒙的教案。它们无疑都有自己的发现,给我很多启发,但对于三岁小朋友来说,好像还缺点什么。

直到昨天,我看了一个视频,是李山川老师在SELF论坛的演讲《中国人的汉字思维》,才有种把汉字的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的感觉,不敢私藏,赶紧分享给大家:

(如果看视频不方便的,可以直接看下面的文字整理,不过演讲更全。)

今天的主题叫“认知破壁”

我们的认知都需要语言作为纽带和桥梁

我们需要借由文字来认知破壁

但每个中国人在认知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这个最基础的认知工具时

我们的现实却是

认知碰壁

一而再再而三四周的碰壁

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今天对于汉字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我们的思维方式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

丢掉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

最重要的中式思维方式

汉字思维

所以我们

面壁十年图破壁

1

字词分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

我们对于汉字的认知到底有多么大的一个壁垒

这是一个天气预报图标

云遮日写成汉字就是昙

这个汉字有可能在我们的语言中表示什么意思呢?

A时间短?

B看不见?

绝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时间短

原因是你首先想到了“昙花一现”这个词

反推字义就以为这是“昙”字的意思

是的,语言就这样欺骗了我们

云把太阳遮住了

所以太阳看不见了

昙花只在晚上开花

而且开花时间很短

所以古人把这种花称为“看不见的花”

文字,虽说是语言的符号

却常常被我们的语言所欺骗

一个汉字永远只对应一个含义

这是从造字时就被赋予的 含义

所以只有明白了字的意思

才能更好地理解词意

2

汉字内涵不变

这些汉字的共同点是什么?

相同的笔画?结构?读音?

看了繁体字的它们

你们是不是突然就顿悟了?

隹=鸟

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楷书

我们可以看到它就是一只鸟的样子

而汉字的简化

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失去了汉字最重要的基因

图画文字,也叫象形文字

是中国文字最古老的雏形

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方式

汉字可以简化

但汉字的内涵始终不变

“雀”是“小”+“隹”

所以雀就是小鸟

这样你就能分清

喜鹊的鹊登鹳雀楼的雀

鸦雀无声的雀声名鹊起的鹊

从语音是难以判断汉字的

当我们不注意汉字的形的时候

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这门语言

3

文字分开

文和字其实也是两个概念

文就是古代的纹身

是一种图画

古代的祭司认为下葬的人需要有一个放血仪式

才能让他的灵*得到自由

所以他们喜欢用红色的染料画上花纹

表示经过了一个放血的仪式

字的上面是一个房子

下面是一个婴儿

所以字本义“生育”

合在一起

文字就是图画所生的孩子

图中间的文是我们的祖先

把所有的汉字全部拆开打散和分解

就能归纳出常用基本构件

就能真正理解汉字

比如前进的“进”(進)

不是走到井里去了

而是鸟在走路

因为鸟类只会朝前走

所以就表示前进

比如今天的量词“只”(隻)

本义是手抓住一只鸟

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只身前往形单影只

由此可见

文和字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要识文断字

识文就是要知道每一个文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中国人只创造了个不同的基本构件

中国人对于整个宇宙的认知

都建立在这个基本构件之上

这是我们一切思想的源泉

4

日庸而人不智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日用而人不知

我们的文字和传统

每天都在使用

但我们却并不能确切地了解它们

在中文里面“用”和“庸”是一个字

“知”和“智”也是一个字

所以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解读

就叫日庸而人不智

当我们告别了古汉语的环境

我们要更好地认识世界

要让自己经过有效的训练成为聪明的人

就一定要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语言

不管它是三万个常用词

还是两千五百个常用字

让我们先亲近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

从这个最基础的两百个字根做起

从今天开始

破壁认知

重新认识汉字

开拓汉字思维

看完视频后,我做了些思考:

如何把汉字思维以3岁小朋友能理解、记忆的方式落地?

我们都知道,幼儿阶段以图像记忆为主,认字 不能死记硬背!如果拿单纯的黑白字卡+解释来记忆,它根本没有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字形——图——字义——字音”的神经回路。是不是卡壳了?我以“休”字举例说明下。

闪卡方式学习:孩子看到一张“休”的字卡,听到妈妈说“休,是歇息、停止、不要的意思”,完毕。

?孩子大脑的输入过程:字卡——“休”的字形——“休”的字音——“休”的字义。

看上去好像不错,但真的能建立起“休”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神经回路吗?不行。为什么?因为孩子没有建立“休”的字形与“休”的字义的链接,就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休”要这样解释,从字体这个符号来看根本看不出。所以这个学习方法是失败的。

汉字思维方式学习:妈妈给孩子写一个“休”字,然后问孩子:“你知道这个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孩子一定不知道,但会引发好奇心,希望听妈妈说下去。妈妈一边画一边说:“以前有个人,走了很远的路,他很累,看到前面有树木,就挨着树木休息一下,所以每当看到这个“休”字,就知道是休息一下、停下来的意思了。”,完毕。

?孩子大脑的输入过程:“休”的字形——“休”的图——“休”的字音——“休”的字义。

孩子能记得休字的字形吗?可以,故事和妈妈画的图让他一下就想起来人和木。孩子能理解“休”的意思吗?可以,故事和图让他想到是一个人累了就休息、停下的意识。孩子是否能记住“休”的字音?妈妈一共提到3次,短时记忆内是可以记住的。所以用这种方法建立“休”的字形——图——字义——字音的神经回路是成功的。

在学前阶段,孩子识字是为了什么?

为了认读。只有在众多文字中认出这个字(字形),想到它表示的意思(字义),才能阅读。所以对于3-6岁的小朋友来说,能看到字就认出它,并知道它的意思已经完成任务了!置于字音,主要是用来表达的,属于输出内容,在小学前并不是必须的。

小常识

听、读:输入

说、写:输出

没有大量的输入,就无法输出。如果孩子在说、写方面不如意,应该加大亲子阅读的量,而不是责备孩子。

如何巩固所学汉字?

可以用角色游戏让孩子在情景中多次用起来,例如针对“休”字,可以设置游戏主题为“谁需要休息?”,让孩子翻出家里的布偶若干个来扮演,创设对话多次用上“休”这个字了。方式有点像学英语的句式重复一样,例如:

孩子:猫头鹰你累吗,需要休息吗?

爸爸:我刚走了几步,不累,我不需要休息。

孩子:长颈鹿你累吗,需要休息吗?

妈妈:我累呀,我看到前面有树木,我走过去休息一下。

……

接下来,我会创作一个“字得其乐”的系列,用汉字思维的方法,结合象形字、繁体字、简体字等,慢慢把幼儿应该掌握的常见汉字推送给大家,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hy/272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