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谋杀案告诉我们,自洽有多重要

整部剧中,都是看着很潇洒,实际“拧巴”的人,在匆匆忙忙。

女主是一位大龄未婚资深女编辑,年龄虽大,皱纹不少,但不影响她的美貌,在服装搭配的加持下,比国产剧里的各路仙女有韵味的多。

着装风格美爆了!

这样一个女子,却是个从小缺爱的孩子,父亲出轨,母亲自溺,与姐姐疏远,长大后嫁给了工作,交往了六年的男朋友也没和他结婚。老板想让他担任CEO,也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不敢相信自己被爱,也不敢相信自己被信任,可以被委以重任。

自信放光芒啊,苏珊!

被杀的畅销书大作家艾伦,同样是个不敢接受真实的自己的人。喜欢写严肃历史,被妻子建议写畅销书,赢得名利的同时自己又被扭曲。剧中写到“除了读者喜欢他,身边人都恨他。”邻居讨厌他,亲姐姐也仅仅是为了钱不得不跟他一起,得了癌症后放纵一把下养了个年轻的“gay”。大家可以想想,正常人谈恋爱找情人还要努力扩大交际圈,这种男同更难找同圈层合适的人。他与周围人拧巴的生活在一起,即使有钱,也没有快乐,但是也不敢轻易放弃已到手的名利。正是这种拧巴,让他玩起了异位字谜,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拿刀伤人,宣发内心的某种“不爽”。察觉到这把“刀”的大老板,愤怒中亲手结束了他的生命。

剧中剧的完美人物庞德,是个完美的侦探家,因为没有情感在里面(除了癌症),他睿智,细心,发觉人的内心,一举破了好几个案,通过时间对照的双线方式,也帮助苏珊灵感,解开心中的疑惑。

双线齐驱,案中案。

在艾伦笔下的庞德的指引下,苏珊在寻找小说《喜鹊谋杀案》最后一章节中越来越接近艾伦被杀的凶手,同时也在不断寻找那个掉入深渊中的自己。最终,《喜鹊谋杀案》最后一个章节被先到,苏珊也明白了自己内心的心意,勇敢的接受爱——愿意跟男友一起去小岛开旅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征程。

苏珊在明白一切后自信很多。

结局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剧中的“拧巴”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拧巴”。

“恐惧,嫉妒,愤怒,欲望。”庞德说的四种情绪,让我们活得拧巴。

一方面害怕恐惧,一方面又有欲望。苏珊想要稳定安静的感情生活,却不敢接受希腊男友的邀请。

一方面嫉妒,一方面愤怒。艾伦的严肃历史文学得不到读者及伯乐的赏识,他嫉妒在这方面有成就得的人,在笔下把热爱他的侦探小说的书迷无限贬低,把周围憎恶的人在书中尽情书写得卑鄙可怜。

当小说影视照进现实,我们的“既要又要”的欲望沟壑无法填满,这使得我们困惑,可怜的嫉妒心一旦冒出来,愤怒又让我们掉入无法自拔的深渊。掉进自掘深渊,巨大的恐惧更让我们形成更大的欲望,以便保护仅剩的一丝丝安全感。

那么,谁才是凶手?

我们自己才是我们不幸生活的推手。

总之,苏珊的希腊男友安德鲁肯定不是,罗伯特的未婚妻桑德林肯定不是。除了完美人物庞德外,这两个人是我在剧中非常喜欢的人物。因为这两个人至始至终都是非常自洽的。安德鲁对苏珊的爱,桑德林对罗伯特的爱,从始至终,即使桑德林所托非人,她的为人也值得尊敬。

桑德林的眼神,充满了对罗伯特的信任。安德鲁的眼中,写满了对苏珊的心疼。

当然,最终,苏珊也通过寻找《喜鹊谋杀案》最后一章的过程中看清了自己,实现了自洽,从而形成了完美的结局。

这大概也是作者的心愿:每个人生来就会有愤怒、欲望、恐惧、嫉妒,如果在人生途中,都能够有个不断自洽的过程,也就不会太痛苦,可以较为轻松地度过这一生。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539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