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图

课《赵孟頫三世人马图》

第二课《李公麟孝经图》

更多课程视频

第三课《*荃珍禽图》

宋人喜画花鸟,“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就是宋代翁森的名句,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位影响了宋画花鸟画的画家*荃以及他的《珍禽图》

部分:认识鸟类

浦儒:

鸟卵生也,其形如卵,先画嘴之上腭,次点睛,在上下腭之间,次头,次背及其翊yì膊bo,次胸肚尾,次脚爪,飞者舒翮hé,鸣者昂首,将起者尾动,将下者背高.怒者欲翔,喜者欲鸣.欲水得拍浮之势,双栖qī有顾盼之意.

鸟鸠鸡鸢鸤鸣鸨鸧鸥鸦鸩

雎鸠,中国特产的珍稀鸟类。因其头顶的冠羽,让雎鸠看起来颇具 的气度与风范。

鸢yuān一类小型猛禽的通称。鸢类属隼形目、鹰科、鸢亚科,共有5属8种。

鸧即“*鹂”

鸬鸰鸪鸫鸱鸲鸶鸵鸮鸴鸭鸯鸳

中华鹧鸪,“鹧鸪天”也是词牌名。苏轼: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鸲qú

鸴xué,像雀

鸸鸽鸹鸻鸿鸾鸺鸷鸼䴔

鸸鹋érmiáo像小一点的鸵鸟

鸹guā,是指“乌鸦”的俗称

鸻(héng)是鸟纲,鸻科部分种类的通称。

鸾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金銮殿即太和殿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

鹁鹅鹄鹃鹂鹈鹀鹇鹆

鹁bó鸪就是斑鸠

鹄hú:天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鹈ti鹕:嘴下有皮囊

鹀wú:外形像麻雀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唐·李白

鸲鹆yù,也叫八哥

鹋鹒鹑鹎鹌鹏鹐鹊鹍鹓鹉鹔

常见的白头翁就是鹎的一种

鹕鹚鹗鹘鹖鹛鹜鹙

鹜,一种野鸭。“骛”下面的“马”,上面“敄”(wù)。“骛”最早的意思是指“马乱跑”,好高骛远。“鹜”下面“鸟”,“鹜”指鸭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鹤鹣鹠鹟鹝鹢鹡鹞

鹤,寿命60-80年。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

鹧鹦鹥鹨鹪鹩鹫鹬

鹬(yù)鹬蚌相争

鹲鹯鹰鹭鹮鹱鹴鹳

鹳guàn:有点像鹤

我们来认识一下线描中的鸟:

一般在中国画中将禽鸟分为:游禽、涉禽、路禽、鸣禽、攀禽、猛禽六大类。有时也会把禽鸟简单概括成二大类:即飞禽类和水禽类。1.游禽。游禽是对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的总称。如:野鸭、天鹅、大雁、鸳鸯、海鸥等。2.涉禽。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如:白鹭、仙鹤等。3.路禽。路禽主要是在陆地上栖息生活的鸟类。如孔雀、马鸡、松鸡等。4.鸣禽。鸣禽的类别及分布较广,约占整个鸟类的3/5。如:喜鹊、山雀、画眉、八哥、乌鸦、*鹂、麻雀、绣眼鸟等等。5.攀禽。一般把生活在树林中,善于攀缘树木的鸟类称为攀禽。如:吃鱼的翠鸟、吃毛虫的杜鹃,鹦鹉及雨燕、戴胜、夜鹰、蜂鸟等等。6.猛禽。猛禽一般是指体形较大,以肉为食,性格凶猛的禽鸟称为猛禽。如:金雕、秃鹫、苍鹰、雀鹰、猫头鹰等等。

第二部分:鸟和艺术

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

据考证,鸟是商的图腾。《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作为商族人图腾的凤鸟纹,兴盛发展起来。商代玉鸟多独立成器,有片状玉鸟,也有圆雕的。凤鸟的造型是比较抽象的,眼睛为“臣”字眼另有阴刻圆眼、阳纹圆外两圈阳纹而眼珠去地等眼形。大多闭嘴,瞪目高冠上饰鳍齿纹,卷尾,昂首凝视。凤鸟大多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琢磨。

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

“子乍弄鸟”尊是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最 的中国青铜器之一。该器通高26.5厘米,宽22.8厘米。全器铸成凶猛的鸮鸟,尖喙,鸟首与身分体,用榫卯结合,可开合。鸟首饰羽纹、回纹和点纹。颈部饰变形夔纹,内填回纹,肩部媚夔龙纹,背部饰高浮雕羽纹,腹部饰鳞纹和夔纹,足部饰云纹。也有学家认为,该尊背身铭文应该是“子止弄鳥”

绣品中 的一件是对龙对凤纹绢,纹样长达厘米,由七个单独纹样组成,左右对称。以简练、均匀、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龙和凤鸟,或盘旋、或跳跃,姿态优雅,龙飞凤舞,生趣盎然。绣线以金*、深褐色为主,还配有棕色、红棕色、*绿色和灰色,与浅*绢地相互衬托,是战国时代刺绣的上乘之作。

虎座鸟架鼓为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主体由双虎、双凤、扁鼓三大部分组成,均为楠木雕刻,木胎上髹生漆,绘有凤、虎以及其他装饰图案。虎斑凤羽和装饰花纹以红*黑三色为主,绘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距今多年的“王侯文鸟兽纹锦”

西汉朱雀纹瓦当,于陕西西安汉代遗址出土。该瓦当畅圆形。鸟形为凤头、鹰喙、鸾颈、鱼尾,名为“朱雀”,未央宫南阙之瓦。

鸟书,在先秦古物中主要铭于青铜器,而以兵器为多,大多为错金,也有错以蓝玉或松石的。鸟书铭器又主要出自越、吴、楚、宋、蔡、曾、徐等长江中下游诸国,其中以越国为最多,已知的多达70余件。

唐朝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以及中西交通的繁荣,使得大量西方金器流入中国。由于中西方在*治、宗教、艺术传统上的差异,唐朝匠师在接受西方器物影响的同时,也着意与中国传统样式融合,形成了具有异域风格特色的、更适宜中国使用和欣赏的金器。

西魏的敦煌壁画,这个时期中国绘画在技巧、题材和内涵上开始对外来文明同化和融合。北魏灭亡,到了西魏时候的敦煌壁画,已经不是单纯抄袭外来的佛教绘画了,在上面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元素。

朱耷是清初四僧之一,他虽然是清朝的人,其实他真正的身份是明朝的后裔,他是朱元璋的子孙。那么在明朝灭亡以后,朱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内心十分的痛苦也十分的愤世嫉俗。他恨清朝毁灭了自己的国家,同时也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可奈何,于是他把这种悲愤的情感寄托在了绘画中。

古埃及人对圣鹮的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这也是古埃及人最早崇拜的一个物种。彼时圣鹮在埃及文化中象征着智慧之神,不止是日常装饰艺术中常出现它们的身影,连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有圣鹮的描述。

将12本典藏于意大利的《达芬奇手稿》和6本典藏于法国的《达芬奇手稿》进行修复与整合,此图为达芬奇手稿中飞翔的鸟。

第三部分:五禽戏

《后汉书.华陀传》言:"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态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日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以利蹄足,以当导引."

羡门虎势戏

  闭气,低头,拳戢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斛铁,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之上而复,觉得腹内如雷鸣,或止五七次。如此行之,一身气脉调,精神奕,百病除。

庚桑熊势戏

  闭气,撚拳如熊,身侧起,左右摆脚,安前投立定,使气两胁旁骨节皆响,能安腰力,能除腹肿,或三五次止,亦能舒筋骨而安神养血也。

士成绮鹿势戏

  闭气,低头,撚拳如鹿,转顾尾闾,平身,缩肩立,脚尖跳跌、脚跟连天柱动,身皆振动,或 次,可不时作一次更妙也。

费长房猿势戏

  闭气,如猿手抱树,一只手如[扌然]果,一只脚虚空握起,一只脚跟转身,更换,神气连吞入腹,觉汗出方已。

亢仓子鸟势戏

  闭气,如鸟飞欲起,尾闾气朝顶,双手躬前,头腰仰起,迎舞顶。

第四部分:六鹤图的故事

根据《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屏风六扇鹤这种图画的范本是薛稷发明的。薛稷创出种范本并为社会所接受,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从此,“六鹤图”成为一种定格。五代时,*荃曾在偏殿壁上绘六鹤图,于是此殿改称为“六鹤殿”,直至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宫廷中还绘有六鹤屏风。

唳天、警露、啄苔、舞风、疏翎、顾步

下图为宋徽宗所画六鹤图

“*筌画鹤,薛稷减价”出自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意思是后蜀*筌画的鹤很受显贵欢迎,致使唐代 画家薛稷的画减了价。

*筌奉命在偏殿墙壁上写生,画成《六鹤图》,分别呈唳天、警露(白露降临而相警戒)、啄苔、舞风、疏翎、顾步六种不同神态。

附:八卦殿的故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其“又画四时花鸟于八卦殿,鹰见画雉,连连振臂”。

广*癸丑岁(),尝画野雉于八卦殿。有五方使呈鹰于陛殿之下,误认雉为生,掣臂者数四。以此知筌之用意为至,悉取生态,岂是踏袭陈迹者哉。

第五部分:关于*荃

荃   quán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用以喻国君:~察(旧时书信中请人原谅的敬辞,“荃不察余之中情兮”)。~鉴。~宰(喻君臣)。

筌   quán捕鱼的竹器:得鱼忘~(喻功成而忘其凭借)。

讲点:

1,五代十国时西蜀画家

2,十七岁入宫,在皇家画院近50年

3,弟*惟亮,子居案,居宝,居寀都在宫中画画

4,创造了勾勒花鸟,也开启了没骨画法

5,老师刁光胤,孙位等

蕉林书屋,始建于年(康熙六年),是清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 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梁清标在正定的一处收藏、读书之所,

康熙丁巳年,年

梁清标收藏的绘画作品也有极多重量级的稀世珍宝:晋代顾恺之三种版本的《洛神赋图》、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周昉《簪花仕女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后梁荆浩《匡庐图》、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还有明代仇英《赤壁图》、清代王时敏《仿古山水册》等。

第六部分:关于《珍禽图》

绢本、设色,高41.5公分、宽70公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筌给他儿子*居宝学习的画稿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第七部分:齐白石笔下昆虫

找了六个*荃图中出现过的

第八部分:绘画术语

没骨法:

始于张僧繇,其法不用笔墨勾勒,以重色青绿朱粉适量晕染。

五代后蜀*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筌,单以色彩作花卉,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

*荃重设色,把线的表现引向面的表现

清初没骨画法的代表人物恽寿平:

第九部分:课外延展

*居寀[cǎi](年—年后),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

《山鹧zhè棘jí雀图》

绢本,立轴,设色,尺幅:97x53.6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鹧也叫绶带鸟

谢谢大家,这节课结束了!

大家可以在复礼学堂小程序看完整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361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