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崔白双喜图
《双喜图》是北宋画家崔白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崔白,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东)人。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画垂拱殿御启鹤竹各一扇,而以白为首出,因补图画院艺学。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一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筌父子的浓艳细密的画风。
局部
作品描绘出深秋时节,寒风萧瑟,枯木衰草,落叶调零,呈现出一派秋风肃杀的冷峭凄凉景象。整幅画面当中两只灰喜鹤之间,灰喜鹊与野兔之间,鸟、兽与自然环境之间,刻画的生动自然,情景交融,充分的表现出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关系。画中各物在作者的笔下蠢蠢欲动,大得自然野趣。
局部
在表现技法方面,此画用笔工细,符合作者用笔疏放和灵活的技巧。在描绘喜鹊和老兔时,作者用了工笔双钩填彩法,皮毛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处理,隐去了轮廓边线,将质感量感都逼真地呈现出来,似有可触摸的感觉,使喜鹊和老兔如在纸上活了一般。这幅画对双鹊和野兔的描写,用笔是极其工细的,而对古木、衰草和山坡则采取半工半写或完全写意的用笔,表现了作者在用笔上的疏放与灵活性。设色比较轻淡,很少用浓艳色彩,体现了前人所说的“体制清淡,作用疏通”的艺术特色。
局部
《双喜图》中灰喜鹤的背部、野兔、衰草、荆棘、老树和枯枝败叶都敷染了淡淡的墨赭色,这样的用色不仅符合了物象的固有色,又和画面表现出的大自然深秋的色调相一致。劲挺的竹干和竹叶在淡满石色打底的基础上用了石青添染而成,石青颜色虽清新鲜亮,但小面积的运用给整个画面确实增色不少。
局部
灰喜鹊的顶部、鸟喙、翅羽以及腿部用重墨提染与鸟腹部大面积白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拉出了前后层次和纵深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崔白在整幅画面中笔墨及设色运用极其协调,从而形成了浑然无痕、趣味横生的整体效果。可见崔白在写实精神中求其生动,并且能够根据画面需要加入更多艺术上的处理,使作品情景交融,更加打动观者。
传物设计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