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喜鹊登梅纹天球瓶
“娇姿媚影映楼台,傲骨红梅冷艳开。惊落梢头花几瓣,只缘喜鹊踏枝来。”“喜鹊登梅”作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古往今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故被称为“报春花”。喜鹊叫声婉转,我国古代民间便给喜鹊赋予报喜和报春的“功能”,将其作为吉祥的象征,象征好运与福气,故名“报喜鸟”“报春鸟”。 “喜迎春风暖融融,鹊鸣吱吱笑稚童。闹声喧语赏花去,梅蕊幽香蜂蝶涌。”“喜鹊登梅”的形象不仅被诗人文豪常常吟诵,而且还作为书画、雕刻、陶瓷等作品的题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艺术藏品之上。笔者便见过几件精美的“喜鹊登梅”藏品,愿与读者一起品赏。 乾隆粉彩喜鹊登梅纹天球瓶,高57厘米,器型饱满浑厚大气,胎体厚重修坯精细,釉水肥厚如凝似玉。通体以粉彩绘有喜鹊登梅图。从瓶底有虬曲古梅枝杆攀崖向上,强劲有力夸张。枝上双鹊相嬉顾盼而鸣,粉红、淡*两色梅花傲然绽放,梅花朵朵相连散发清香。画面立意优美,诗情画意,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喜事的降临。瓶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天球瓶工艺精湛,色彩艳丽,保存完好,传世品中十分少见。喜鹊登梅图笔筒
乾隆喜鹊登梅图笔筒,高18厘米,宽1厘米,通体施绿地素三彩釉,釉面光滑如镜,器型端庄大气。筒身绘喜鹊登梅图,图中有梅树两株,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条的韵律感。枝上梅花缤纷怒放、洁白胜雪,似有“古梅一树雪精神”的意境。每株梅树上皆有两只喜鹊,一只静立树梢,且闻梅香。一只在花间飞舞,与梅相戏。梅下绿草茵茵,两只绿蝶在花草间翩翩起舞。画面春意盎然,寓意美好。不仅给人带来“喜上梅(眉)梢”的喜悦,还有“双喜临梅(门)”的好意头。喜鹊登枝玉摆件
清代喜鹊登枝玉摆件,长11.8厘米,宽3.5厘米,高5厘米。该玉雕以和田玉为材,质感温润细腻白皙,玉形雕喜鹊登枝,见喜鹊憩息于枝干之上,神态锐利灵动,身羽修长自然,尖喙轻啄梅花,似与梅嬉戏,又似在闻梅香。玉雕工艺登峰造极,如履薄冰,构思奇巧,造型独特,布局合理,工手无匹,实乃玉石珍物,可置于几案之上摆设赏玩,颇具典雅气韵。 喜鹊登梅诗纹玻璃内画鼻烟壶,高5.6厘米。此壶以内画的画法,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一幅喜鹊登梅图,只见几朵梅花如疏枝缀玉般缤纷怒放,一只喜鹊双翅伸展,欢欣雀跃地穿梭于梅花之间,画面生动传神,引人入胜。背面写诗文:“喜见红梅多结子,笑看绿竹又生孙。”署“辛卯春日书”五字和“玉堂”二字款。“玉堂”相传为明相严嵩之子严东楼的字号。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这个款识的东西是严氏所制,但是清代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则说,是严氏将别人无款的东西刻上自己的款识。但鼻烟壶的内画画法出现*庆道光年间,因此,这件鼻烟壶尚没有年代定论。 喜鹊登梅又一春,人们常把“喜鹊登梅”的作品陈列家中,既能装点室内景色,又能图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春日里赏之,更觉盎然。(程磊磊)▲长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