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卷四中有这么一个传说:“鹊噪狱楼”,故事与“乌夜啼”颇为类似:“贞观末,南唐黎景逸居于空青山,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似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所说.三日而赦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也.”这是中国很传统的鸟兽报恩故事类型.一只喜鹊因为老吃“邻居”喂饲的饭食,对人起了感激之心,当主人落难的时候,不但亲自到狱楼上去传好消息,还化身为人,假传圣旨,帮助恩人脱难.“玄衣素衿”,正是喜鹊的服装形象.
然而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灰喜鹊并不尽然是传说中那样,它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经考,和喜鹊一样,它们也是非常凶猛和极具攻击性的鸟类,经常盗吃其它鸟的小鸟及卵。古人曾抱怨“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里的鹊指的就是灰喜鹊。不过,它也是有自己的优点的。灰喜鹊是非常容易驯养的野生鸟类,养家的灰喜鹊通常不会“离家出走”,这和其它鸟类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和人极亲近且能较好地领会人的意思,经过训练后能在果园、人工林内捕食种类害虫,在中国一些经济林较集中的地方,人工饲养灰喜鹊用来保护经济林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
如此可爱又有用的生物相信大家一定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一切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小脾气”吧!
灰喜鹊是中国最 的益鸟之一。灰喜鹊是平原和低山鸟类,常见于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不喜久留,似游击式活动,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不甚畏人,遇惊吓时一哄而散。灰喜鹊食性杂的鸟类,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步行甲、金针虫、金花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螟蛾、枯叶蛾、夜蛾、膜翅目的蚂蚁、胡蜂,双翅目的家蝇、花蝇等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
在认识到灰喜鹊的众多方面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它“吉祥鸟”的名头是怎么来的呢?中国古人取的鸟名并不多,到今天能够成为鸟类科学称呼的,更不多。而喜鹊一直被沿用,就在于它的“民众认知度高”。古人取鸟名多半不是科学定义法,而是“文学定义法”,喜鹊的“喜”就是个鲜明的例子。有人说,“喜鹊”连用,见于宋代彭乘的《墨客挥犀》:“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为喜鹊。”后来,又叫“灵鹊”。自古以来,世人都认为灰喜鹊是美好吉祥的代表,看不到它的另一面,但皆陈陈相因,并不知灰喜鹊的真正习性。
如今的灰喜鹊在揭开“吉祥鸟”的神秘面纱后可仍是众多博物馆的爱宠呢!不信来看:
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中,收藏有数只灰喜鹊干制标本
国家博物馆中
注释:
文字参考: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