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的民间三大工艺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朔州的民间三大工艺有:面塑、剪纸、刺绣。

面塑为朔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即用面粉和面捏成各种鸟、兽、果品或人物,蒸熟后彩绘着色而成。这种民间工艺因时节而异,流传久远,已成定俗。每年春节前,在朔州有不少地方的人们用面粉捏塑成石榴、寿桃、花馍等,待节日期间食用,俗称“隔年饭”。元宵佳节时,家家户户用黄米面捏塑成谷穗、黍穗等,油榨食用,预祝丰调雨顺,一年好收成。中元节时,家家捏“面人”、“面鱼”等,大者五、六斤,小者一、二两,上坟祭祖或送人赏食。寒食节时,户户捏鸟兽十二属相小动物,称“寒燕”,熟后彩绘,用线串连或扎于树枝上,供小孩玩食。除此之外,娶媳妇时,还要捏滑鱼、吉兔作为吉祥物。小孩过满月、生日时,亲戚捏“十二生肖”,各种小动物,前往庆贺。面塑工艺在农村年迈者一般均能为之捏塑。

剪纸也是朔州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的装饰艺术,流传面广,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风俗习惯至今流传不衰。朔州的剪纸艺术兴起甚早,汉唐时代,就有妇女用金银箔或彩帛剪成花鸟状贴于鬓角以作装饰的记载,后逐渐发展,成为种极富地方特色和田园情趣的民间装饰艺术。剪纸分为三类:一类是用有色纸剪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吉庆图案,过春节或婚嫁时贴在窗户上称“窗花”;二类是每年端午节时用红纸剪雄鸡,绿纸剪青蛙,雄鸡大到一尺多,小到几寸,神态各异,贴于门窗之上,青蛙则贴在水缸上,以期消灾驱邪,人稼两旺。三类是婚姻嫁娶及喜庆吉日时,剪大红“喜”字,贴于屋舍顶部四角及窗户、中堂之上,也有贴于聘礼、贺礼物品之上的。剪纸艺术流传极为普遍,过去农家妇女人人皆可为之,也不乏有精品流传至今。如:“喜鹊登梅”、“蹲猫扑虎”、“卜卧图”、“卧鱼娃娃”等。剪纸艺术风格独特,造型生动,以工整厚拙见长,行剪自如,夸张得体,灵巧者三折两剪即现形神,极具艺术价值。

刺绣也是朔州地区流行甚广的一种民间工艺。过去的妇女在农闲时均可绣制。刺绣品主要以儿童花鞋、衣褶、荷包、烟袋居多,构图简练,色调柔和,对比鲜明,极富观赏价值。现在刺绣多以绣花鞋垫、被面及枕套刺绣,绣花门帘为主,也有自制电视机套、洗衣机套的,在上面刺绣各种图案,以作装饰。刺绣的针法有:单刺、双绣两种形式。传统的图案有:“鸳鸯戏水”、“丹凤朝阳”、“秋菊牡丹”、’百鸟朝风”、“喜鹊争梅”、“岁寒三友”、“龙风呈祥”、“喜气盈门”等。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一些刺绣品,其中也有许多珍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zz/673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