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随文识字

浅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随文识字

摘要:“随文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文章中识字,边学课文边识字,读文与识字结合,在音、形、义等方面对字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实际的语言情境中去了解生字,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让学生很好的记住字形字义,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部编版、低年级、随文识字。

部编版教材图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都是独自学习,孤立识字,将拼音标上,组几个词语,然后布置作业回家抄几遍,第二天回学校找学生听写生字,看看会不会,大部分会,就完事了。但总是觉得学生在学的时候缺了一些什么东西似的,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生字,每次在看图写话上都吃瘪,看着学生那委屈的表情,老师心里也不舒服,于是反思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

单调且乏味的识字方法会让人产生厌倦,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学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只有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们成长,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重复是记忆之母”,只有让一个物体反复的出现才会让人记忆深刻,只有将汉字在阅读中反复的出现,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在讲解和阅读中去学习和体会生字,结合语境,学生自然学的通透。

“随文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文章中识字,边学课文边识字,读文与识字结合,在音、形、义等方面对字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实际的语言情境中去了解生字,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让学生很好的记住字形字义,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在最近的实践中,根据个人经历,我将随文识字经验概括如下: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习过心理学的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成长具有规律性,认识的规律是表象到意象再到本质,只有先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象才能有进一步的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读,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我会让孩子们边读书边圈出生字,自己解决生字的读音,多看两眼,对字形有个大致的了解,能先照葫芦画瓢,个人觉得这是孩子们随文识字的首要任务。

如在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时,老师可以先让孩子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随手圈出要认读的生字和词语,并对照生字表用横线画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先自己解决读音,然后老师带读,在此之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大声的自由读课文,从而强化了孩子们对字音和字形的把握,使其在头脑中有了鲜明的表象,接着就是孩子们自由读生字的时间了,相互读、赛读、检查读,抓住好为人师的心理,有些明显性的错误孩子们很明显的可以听出来,最后就是孩子们汇报自己的所学了。老师则只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zz/50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