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阿华田
红树林基金会(MCF)
“守护深圳湾”湿地教育项目官员
年11月,位于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的鸟类生境花园正式落成。如今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起来看看↓↓↓???
1
花园就是“游乐园”
花蜜对于许多鸟儿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朱槿花伸出的长长雄蕊蕴含着丰富的花蜜,那是暗绿绣眼鸟的 。
虾子花细细的花筒,更适合有着细长鸟喙的叉尾太阳鸟,花园常客暗绿绣眼鸟同样对其爱不释口。
左图为朱槿花;右图为虾子花
灌丛下经常有鸟儿活动,爬满空中的锦屏藤也是它们休憩的好地方。使用太阳能的流动喷泉的院子,吸引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儿,成为了 的地点,这里每日都上演着洗澡位争夺大战!
别看暗绿绣眼现在洗的那么欢,等白头鹎、大山雀到来,就得开始抢地盘了。红耳鹎是个“谦谦君子”,反而能与它们和谐相处。
优雅永不过时,红嘴蓝鹊就不会不顾形象地乱洗一通,而是慢条斯理地喝着水,下面这个视频记录了红嘴蓝鹊 次来到花园,着实把我们惊喜到了。
一个四合院可以有多少种鸟呢?
据日常观察,至少有21种鸟来到了这个花园(含部分冬候鸟和夏候鸟)。
红耳鹎、白头鹎、白喉红臀鹎、暗绿绣眼、大山雀、叉尾太阳鸟、长尾缝叶莺、棕背伯劳、斑文鸟、珠颈斑鸠、黑领椋鸟、乌鸫、黑脸噪鹛、鹊鸲、白鹡鸰、灰喜鹊、红嘴蓝鹊、树鹨、喜鹊、八哥、北红尾鸲,甚至还有白胸苦恶鸟,眼见为实,上视频!
原本在院外活动的白胸苦恶鸟“翻墙”进入了院子,它或许也好奇这里的花园里到底有什么吧。2
鸟儿安家四合院,生境花园初成效
年初,因为疫情,自然教育中心从1月起闭园,4月恢复开放。无法接待游客的这段时间,花园里的植物和周围的鸟类得以休养生息。开馆后,我们惊喜地发现,有许多小鸟在这里安家繁衍后代。
左上图为已经开始孵蛋的白头鹎的巢;左下图为未知鸟儿的巢,还有其他正在营造的巢;右图为正在营造的暗绿绣眼的巢。
改造后,越来越多的鸟儿来花园嬉戏、洗澡饮水、筑巢、休憩,可见生境花园的营造是有成效的,“鸟媒植物+高中低植物层次+浅水”的鸟类生境花园营造三要素值得在其他花园中继续推行。
*注:照片均为保持距离放大拍摄,日常情况下请勿随意拍摄,以免干扰鸟儿繁殖。2
守护“蛋蛋”,刻不容缓
自然教育中心的开放不可避免地对一些正在筑巢育雏的鸟儿产生影响,我们开始着手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因为受到影响而被遗弃的建造一半的鸟巢,目前被收集起来作为展示。
-挂上伪装网,减少游人影响-在鸟类活动或繁殖区周边挂上伪装网,用于隐藏游人身影、防止游人靠近鸟巢,尽量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左边图为已经挂上的伪装网;右图为简易提示牌:游览时请不要喧哗哦。
-动员志愿者力量,成立“蛋蛋护卫队”-
好奇心人皆有之,只是进行围挡和提示,难免会造成反效果。
我们组织志愿者成立“蛋蛋护卫队”,并进行线上专题培训,让志愿者学习如何对游客进行科普劝导,并在日常值班中开展常规巡视及维护现场秩序等。
鸟类繁殖过程中,工作人员持续、科学地记录其鸟巢情况,为花园鸟类生境营造和成果积累重要数据。工作人员正在记录鸟巢情况,可先拍照观察,再退出一定距离记录。
希望城市景观在保证游客游玩体验的同时,也能考虑鸟类的生存空间,愿更多的鸟类生境花园能在社区、公园等地方出现,实现处处闻啼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
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五一假期正常开放,欢迎参观~开放时间:上午10:00-12:00下午2:00-5:00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鸟类生境花园在哪里?公交站:深圳湾公园地铁站地铁站:深圳湾公园路线指引:公交站或深圳湾公园地铁站D2出口,穿过2号停车场,向前直行米的灰色四合院建筑。为爱护鸟类,希望您在游览自然教育中心时:1.不喧哗;2.不奔跑;3.与鸟类繁殖区保持一定距离,才能让鸟类安心繁殖。防疫措施:1.扫描“场所码”,并配戴好口罩、配合体温检测和进行实名登记。2.避免聚集、保持社交安全距离、注意个人卫生。3.应疫情防控要求,自然教育中心内线下活动暂停开展,无导览活动,请自由参观。4.自然教育中心采取限流措施,同一时间,场馆内仅容纳30人及以下人数。
来源丨红树林基金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