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珍宝馆大展古人文房中的

成都大珍堂博物馆摄影:王飞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郫县竟藏着中国 民间古家具博物馆

腼腆如堇,时间如药

以竹木牙角器窥文人书房

万个长松覆短墙,

碧流深处读书房。

宋章鉴

书房·文化

书房,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求索家园,藏修息养的精神栖所。此次南京博物院藏竹木牙角珍品特展便以80余件精品让我们得以一窥书房这一方联结着江南士人内心世界,承载着江南匠人慧心巧思的天地。

中国的文人书房中,除了笔、墨、纸、砚外,还有许多辅助书写工具,笔筒、臂搁、笔洗、印章、镇纸、文具盒就是其中常见的几类。这些各具功能的器具与文房四宝共同构成文人笔耕之必要条件,同时也营造出高致雅逸的书房氛围。到了明清,文房的所备之物已一应俱全,除实用性外,日益讲究装饰性和艺术性,形制或取意自然,或效法古物,或诠释典故,文房器具已成为书房案头的清玩之物。让我们一起欣赏此次竹木牙角特展中展出的珍品吧。

传达了中国式文人寄情山水、追求雅致的文化精神

明中晚期朱鹤款竹雕松鹤竹梅图笔筒

器取用粗壮异形竹根,整治内腔后于外壁雕刻主题画面。整个设计以山间老松鳞皴巨干为主体,仙鹤、梅桩及竹叶灵芝附绕四周,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富有层次。雕镂松鳞、朽眼,将松树老干表现得十分自然;而松枝、仙鹤的雕刻手法细腻、鲜活与生机盎然,技法中运用了圆雕、透雕和高浮雕诸法,刀法与技艺极为娴熟。整器体量颇大,造型典雅别致,富有山林韵味。作为书斋中长物经年把玩,故而表面能呈现出 色的光泽。

朱鹤号松隣(鄰),明竹刻名家,《竹人录》、《嘉定县志》中有录。其工书法、篆刻,精雕镂图绘之技,亦擅竹刻,为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的开山始祖。按“辛未”年当是穆宗隆庆五年(),此件竹雕为其晚年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清中期紫檀嵌百宝花鸟图笔筒

器壁以染牙、螺钿、玛瑙、玉石等为材料加以雕琢组成喜鹊、梅花竹石图案,寓喜鹊登梅之意。紫檀本身包浆润泽,百宝嵌工艺精致细腻,相得益彰。

清中期沉香木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器身浮雕通景山水,雕刻出山水、树石、屋宇、人物等。画面一侧刻高士侧卧,一侧刻老者和携琴童子,寓携琴访友之意。立意上传达出古代文士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在审美上也达到了材质和工艺的完美结合,古朴厚重,旨趣高远。

清晚期*花梨木百宝嵌“湖人进瑞”笔筒

扫描海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zz/372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