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微课设计
教学内容: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孤单”“邻居”,学习仿写句子。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过程:
一、儿歌巩固,质疑导入
小朋友们好!我是渭南小学的南玉凤老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树和喜鹊》。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想考一考大家,本课的字词就藏在儿歌中,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我看到了大家信心满满的样子。读一读儿歌:
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很孤单。许多树,许多窝,互做邻居真快乐。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天一黑,一起回,安安静静回窝睡。
读得正确、流利,看来字词掌握得不错。请你轻声再读一遍儿歌,边读边找出能体现树和喜鹊心情的词语。对,是孤单、快乐。树和喜鹊为什么开始感到很孤单,后来感到很快乐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找一找孤单所在的句子吧。
二、学习“孤单”,体会心情
1.出示句子读一读: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2.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
“孤单”是什么意思?丁丁告诉我们读了 段知道了“孤单”的意思。我们去读读 段。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一: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看着图画读一读)没有人陪伴,很孤单。发现二:“只有”出现了三次。读一读: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树没有伙伴,喜鹊没有伙伴,他们很寂寞,不开心。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 段。
联系 段,我们知道了孤单的意思:没有人陪伴,很寂寞。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叫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理解“孤单”。
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感到很孤单呢?出示句子:
爸爸妈妈出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很;
同学们都到操场上体育课去了,只有你一个人留在教室,你很。
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叫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4.仿说句子
没有人陪伴,树很孤单,喜鹊很孤单。课文中写道: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再读读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你真细心,是呀,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用“也”将句子连在了一起。你能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吗?
我喜欢唱歌,。
,小明也想去书店看书。
课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我们找一找。
三、学习“邻居”,体会快乐。
找到的 个句子是:
1.读一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邻居指的是什么?请你用刚才学到的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邻居”。
2.想一想: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从“好多好多”“每棵”“每个”“都有”我们知道了树和喜鹊不再孤单,他们有了住得近的伙伴,这些住得近的伙伴就是他们的邻居。
你的邻居是谁?和他们友好相处,你们就会很快乐。
3.说一说:
找到的第二个句子是: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们一定知道了树和喜鹊为什么开始感到很孤单,后来感到很快乐?
请你说一说:因为,所以。
四、推荐阅读《小树谣曲》。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树和喜鹊的故事,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课后推荐金波爷爷写的一首儿歌《小树谣曲》,相信你们读完后也会快乐的。
电子教材
工作坊坊主简介
南玉凤,高级教师,渭南小学副校长。全国基础教育课业改革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授课专家,陕西省教育学会先进个人。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