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公园之友自然导赏员自然导赏知识结构,丰富香蜜公园自然导赏活动,公园之友特组织自然导赏员中阶二期培训,本期中阶培训以鸟类知识和观鸟实践活动为主。
图/可乐
观鸟,这一起源于英国、继而风靡欧美的休闲运动,如今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兴起于90年代后期,现正处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之时,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其中。那么观鸟,顾名思义,只是用眼睛看就够了吗?看,又要看什么呢?观鸟的正确打开姿势到底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和疑问,3月28日,40名 自然导赏员满怀期待参加了一整天别开生面的中阶培训。信天羽(王*)老师?图/懒猫
本次培训课程由深圳 观鸟专家信天羽(王*)老师主讲。信天羽老师具有十余年的鸟类摄影、观鸟及自然教育等领域的经历,曾任深圳市观鸟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项目经理,红树林基金会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鸟类项目主管等工作,并于年底受邀加入南岭 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研学教育开发等相关工作。?图/懒猫
面对如此专业的观鸟大咖,学员们早已是万分期待,而首日课的 节课刚结束,大家的兴奋之情便溢于言表,纷纷表示大开眼界,收获甚丰,还纷纷主动要求加课。学员如此不舍离开课堂,信天羽老师到底给学员带来哪些干货呢??图/懒猫
虽然当日令人兴奋的亮点很多,但高楼大厦起于地基,观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鸟类基础知识、鸟类观察详解、鸟类分辨技巧,这些看起来似乎很严肃的标题,实则是培训中看似非亮点的亮点,给学员们提供了观鸟的武林秘籍,对日后观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天羽老师分享的鸟类摄影作品
观鸟,按字面意思,就是看鸟,但随意看看跟有章法的观察可是有着天壤之别,收获的知识和快乐也是相差甚远。信天羽老师把其十余年的观鸟心得和体会总结为:观鸟不只是看鸟类本身,更要观察他们的行为特征以及周边的生境,此外,还要学会用耳聆听,从而获得对鸟类比较全面的认知。信天羽老师讲解了鸟类观察和辨识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颜色、眼部、喙、脚爪、翅、尾部、以及他们的习性和鸣声,教大家如何记住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来帮助辨识。关于鸟的各种细节,初涉观鸟的学员听得兴趣盎然,而对于有些观鸟经验的学员,他们也收获了对某种鸟以前不曾了解的很多细节,大呼过瘾。比如鸬鹚,一种在深圳湾非常容易见到的鸟,很多人一直认为它们全身乌黑,颜值不高,但从这次培训中却了解到它们其实并非全身乌黑,而是呈金属色,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特别是它们的眼睛,居然是一种很魔幻的深蓝色,如此看来,其颜值也是不容小觑的。鸬鹚?图/信天羽翁观察鸟类的行为特征除了观察它们自身的姿态,如是否直立、前倾、水平、倒挂、钩挂,以及它们起飞和降落的姿态,还要观察它们的飞行姿态、振幅频率以及飞行路线,如它们是呈直线或波浪式、还是回旋或盘旋式飞行。还有,对鸟类背部特征的观察也是帮助辨识鸟种的有效方式。对鸟类生境的观察可以留意它们喜欢出没于何种生境,如高空、林冠、树冠、林地、灌丛、草地,还是湿地、水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