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喜鹊湖螃蟹文化节在湘口街喜鹊湖螃蟹养殖基地开幕,届时,近万亩池塘养殖的“喜鹊湖”螃蟹开始捕捞、上市,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80万公斤。
九派新闻记者在现场的螃蟹展示柜看到,螃蟹个头饱满,大小略大于手掌,一位当地螃蟹养殖户告诉记者,这里的螃蟹一般母蟹三两左右,公蟹四两左右,特大号螃蟹重量在半斤以上,螃蟹销往江浙地区比较多,江浙的需求量比较大,也有一部分通过零售流入武汉本地市场。
“现在已经到了吃喜鹊湖螃蟹最佳的时间”,喜鹊湖蟹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朝晖告诉记者,喜鹊湖螃蟹被誉“武汉名蟹”,与阳澄湖大闸蟹同属中华绒螯蟹,由于受地理、气温等因素影响,喜鹊湖螃蟹比江苏产区螃蟹晚半个月上市,青背白肚,膏肥黄红,口感嫩甜,品质不逊阳澄湖大闸蟹。
刘朝晖介绍,喜鹊湖螃蟹采用仿生态养殖模式,投喂鲜鱼、螺蛳、小麦、玉米等,饵料“荤素搭配”,产出的螃蟹平均体重三四两左右,“属于市面上规格较高的了”,价格普通类型一斤比市面上的贵几块钱,好品质的要贵上十几块钱。“我们不像有的地方只喂素食,虽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喂素食成本低,损失少,但是我们比较注重品质。”刘朝晖表示。
“在螃蟹销售期间,经过长途运输体质差的螃蟹就会死亡,有一定损耗率,我们的螃蟹饱满度高,体质好,而且我们销售期间还会给螃蟹喂鱼,让它吃好,提高螃蟹成活率。”刘朝晖介绍。
据刘朝晖介绍,喜鹊湖螃蟹养殖始于年10月,最开始是由来自苏州的几个养殖户带动,首次参与养螃蟹的有13家农户,看到养的螃蟹口感好,能赚钱,慢慢地农户们开始主动要池子,最高时养殖面积达到亩,中间受疫情对运输销售的影响,螃蟹往外地的销售受阻,有些农户主动改变养殖模式,养其他的鱼类,目前螃蟹养殖面积是亩左右。
刘朝晖表示,办这次螃蟹文化节,也是希望能让农户们安心,喜鹊湖出好螃蟹,出好品质,养殖户们也有技术,希望农户放心将来养出的螃蟹,不会为销路发愁。
九派新闻记者宋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