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世峰童年时光太短,带你直奔经典。欢迎来到索菲爸爸亲悦读。前一阵的沙尘天气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当时我给大家推荐了一本经典小说《种树的人》。今天推荐的这本《喜鹊窝》,也是一本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的生命教育的图书,是济南本土画家杨鹁的新作。《喜鹊窝》讲述了一个“沙进人退、人进沙退”的故事。小主人公沙娃和白杨树上的喜鹊们是好朋友,他一直想知道喜鹊窝里面到底长什么样,却总没有机会。突然,一场沙尘暴来了,最终沙娃在被沙尘暴摧毁的白杨树下满足了好奇心……令人惊讶的是,鹊飞蛋打的窝中还残留着一汪沙泉水。文字作者海飞在西北当了25年兵。“沙尘暴给人的最大感觉是好像把人塞到了搅拌机里,耳朵、嘴巴、鼻子里全是沙子,几乎不能呼吸。”海飞曾在腾格里沙漠待了半个月,碰到六天沙尘暴,他说,没有亲历过的人是感受不到那种痛苦的。之前我们在亲悦读中刚欣赏过杨鹁的图画书《济南的冬天》,可以说,他是以一位老济南的本能的情愫来描绘老舍先生笔下的老济南城,而这本《喜鹊窝》又是怎样一番创作历程呢?在泉城济南出生成长的杨鹁,曾多次到过西北,那里的一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那种独特而壮美的景象可以“改变人的审美”。为了琢磨透故事,不漏掉任何细节,杨鹁用了“笨办法”——不停地抄文字。吃透文字之后,才开始想画面的事儿。为了突出沙尘暴的画面感,杨鹁使用了“非常规”的手段:起先采用了胶质的纸,用笔触扫,理想的效果还是出不来,他就试着用多种手段,最后把家里厨房的钢丝球用上了,不停地刮擦,最终将那浓厚的色彩给刮得有了风沙的效果。绘本中所有的树干,也都是用刮刀刮出来的,以此突出西北风物的质感。图画书不同于连环画的地方就是,图画不单纯是文字的“图解”,而是与文字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是用“画面语言”来讲故事的,文图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又浑然一体。因此,杨鹁经过反复琢磨,特意给沙娃脖子上系了一根小红绳,这样灰暗的色彩中便有了一抹亮色;他又觉得沙娃挺孤独的,所以画了一只狗跟着小沙娃。这些文字里没有的细节,丰富了画面和故事。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最后那根小红绳在喜鹊窝里出现了。这是图画书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作者的一个得意之笔。大自然以柔情与狰狞的双重面目给沙娃上了一堂生命课。通过绘画与文字交相融合,大西北的风光、自然的伟力、人情的朴素与温暖都得到了出色表现。小视角、大格局,引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本书刚由青岛出版社推出,大家可以带孩子读一读,感受一下~好啦,本期亲悦读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喜欢索菲爸爸亲悦读栏目,或者您有任何关于亲子阅读相关的问题,欢迎您来情报站告诉我们~下载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在情报站点击话题#原创生态绘本,带孩子走进苍茫大漠#+文字/图片/短视频/音频上传即可,快来齐鲁壹点跟随索菲爸爸,与您的孩子共度美好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