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月飞雪,初夏一秒回冬图片故事剥洋

一冬没下雪,春天全补上了。年4月4日,京城清明节前夕遇降雪天气。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图|新京报摄影部编辑

小麦本文大概来字,大家多看图前两天已经穿上短袖,昨天就被雨夹雪和呼呼的风冻得瑟瑟发抖,今天乖乖拿出了刚塞进箱底的棉衣……相信有不少在北京的小伙伴跟洋葱君一样,最近几天经历了“一秒入夏”后又感受了“一夜入冬”吧……北京市气象台年04月04日15时45分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预计4日傍晚到夜间,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中到大雪,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雪,请注意防范。今天下午的北京,又飘起了雪花,一冬没下雪的北京,在春天补上了。4月4日下午,莲花桥,市民骑行在暴雪中。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4月4日下午,西三环,雪中的市民。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4月4日下午,吴家场路,雪中的市民。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都已经4月了还局地下暴雪,正常吗?北京市气象局介绍,历史资料看,这并不是最晚的终雪日。据南郊观象台最晚终雪日监测,史上最晚的北京地区终雪日为年4月21日。历史上有不少年份终雪日都出现在4月份。近年来看,年终雪日为3月24日,所以4月份降雪属于正常的天气现象。据中国气象数据网统计,有气象记录以来,北京4月飘雪共出现过12次,但从年以后,还未再次出现过4月飘雪,因此今天平原地区出现降雪,为近30年来首次(年4月4日清明节北京出现了降雪)。4月4日下午,小狗在雪中奔跑。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4月4日下午,广渠路。摄影/新京报记者王贵彬4月4日下午,景山东街,避雪的工人。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4月4日下午,百子湾。摄影/新京报实习生陈婉婷4月4日下午,天坛东路,骑行的市民被雪花刮得有些睁不开眼。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4月4日下午,颐和园,游客在雪中游园。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4日下午,雪中的颐和园。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4日下午,景山公园。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南郊观象台前天的白天最高气温是24.9℃(出现在16时20分),昨天气温是3.2℃,气温降幅超过20℃!而受降水影响,预计今夜最低气温将降至0℃,真的是一秒回冬的感觉。套用一句时下的流行语,可以说是:确认过眼神,都是被冷到的人。▼4月4日,颐和园,游人。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4日,西三环,市民在寒风中骑行。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4月4日,吴家场路,市民蜷缩着走在降温的大街上。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4月4日,景泰路,全副武装骑行的市民。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4月3日,大望路,一位没带伞的男士走在雨中。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4月3日,大望路,两位女士走在雨中。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大衣外套、手提包、黑色塑料袋、大纸袋、泡沫板……没带雨具出门的市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件避雨。▼4月3日,崇文门外大街,没有雨具的市民跑过斑马线。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3日,崇文门外大街,一位男士将塑料袋裹在身上挡雨。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3日,崇文门外大街,一位女士将背包顶在头上挡雨。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3日,明城墙遗址公园,一位女士将塑料袋裹在身上挡雨。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子诚4月3日,大望路,一位女士顶着塑料袋过马路。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4月3日,华贸桥,一位等公交车的乘客拿包顶在头上躲雨。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4月3日,赵公口桥,一位市民头顶纸袋防雨。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4月3日,赵公口桥,一位市民用泡沫板遮挡雨水过马路。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各式雨具纷纷“出动”,成了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4月3日,华贸桥,一位等公交车的小女孩套着塑料布躲雨。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4月3日,四惠,一位行人撑伞走在雨中。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4月3日,大望路,市民撑伞走在雨中。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4月3日,赵公口桥,一位市民推着被红色塑料袋包裹严实的孩子过马路。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市气象台表示,清明节期间北京天气为晴到多云,总体来看气象条件较适宜户外活动,不过,在祭祀、踏青的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天气状况,以防感冒。▼4月3日,圆明园西部景区,游客在拍摄盛开的春色。4月3日,圆明园,正值圆明园春花烂漫的时节,一只喜鹊也前来踏青。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4月3日,庞各庄镇梨花村,游客走在百年梨园中。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TheEnd-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拍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zp/825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