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法第一式第八招投石问路按图索骥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按图索骥原指按照图画所面去找好马。作为审题技法,我们给它的含义:图者,即命题者给的题目、材料和要求;骥者,正确的写作思维。概言之,按图索骥就是通过审视题目、材料和要求,找到正确的思维走向。按照这一技法审题,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捕捉题目中所提供的全部信息。

对题目提供的信息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结果。有考生审视“父辈”一题,忽略了“辈”,写成了“父亲”,铸成大错。

第二步,分析理解材料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

对所提供的材料的把握,如果仅仅停留在表层含义上,就会偏离题旨。年全国卷作文题提供了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瑰园,一个小姑娘跑出来对妈妈说,这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另一个小姑娘跑出来对妈妈说,这里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她们的话,母亲陷入了沉思。有的考生在文章中只读表层含义,大谈教育子女的问题,却没有往深处挖掘它隐含的哲理——应当全面地看问题,不可以“以偏概全”,等等。这样就造成了作文

第三步,弄清楚可以怎样写,不可以怎样写。

命题中都会有对考生的限制与非限制的要求,忽略了这些要求,轻的可能使文章上不了档次,重的可能会导致文章的失败。年全国卷小作文是把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成一篇字左右的想象作文。其中第2个要求是:“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不要以陪衬物作为描写的重点。”不要以“陪衬物”作为描写的重点不等于干脆不写,至少得写出“陪衬物”才行。可是有的考生偏偏就没有写“陪衬物”,只孤零零地写了“圆”。失分在所难免。所以弄清楚可以怎样写,不可以怎样写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按图是前提,索骥是目的。按照上述三个步骤做好审题工作,就能达到使自己的写作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运行的目的。

切勿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寓言诗《鸟的评说》,说的是麻雀嘲笑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讥讽*鹂虚有其表,于是*鹏说喜鹊,喜鹤说老鹰,老鹰说麻雀……它们互相攻击,闹得不可开

其实这种情况在人类社会也不少见。正如俗话所说:“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一些人说起自己总是大吹大擂,得意洋洋;说起别人则吹毛求疵一无是处。这也许是一种心态在作祟:唯恐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于是就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

这样做,弊害无穷。

首先,看自己完美无缺,看别人一无是处,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世界上没有完人,正像世界上没有哪棵树没有虫眼,没有哪条河没有泥沙一样。即使是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晚年仍然会犯下“十年文革”的大错误。也没有哪个人没有优点,任何人都有他人不具备的特点。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这

其次,以这种心态处世,对工作和人际关系纯害无益。它必然导致钩心斗角和互相交恶,影响团结,贻误工作。而互相谦让,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合作才能成功。《将相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赵国的蔺相如由于在外交中的突出贡献被封为上卿,大将廉颇不服,认为他只不过是逞口舌之便的一-介书生,不配做大官,于是处处欺侮蔺相如。假如蔺相如针锋相对,恐怕早就使赵国为秦所灭。而他处处忍让,终于感动了廉颇,保全了赵国。

我们应多学学蔺相如和廉颇,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谦让待人,精诚团结,而不要学这群”鸟”们互相攻击、拆台,这样我们周围人际关系才能和谐,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

就一首寓言诗来写一篇议论文,按照按图索骥技法的要求,应该不仅理解材料的表层含义,更要去挖掘其深层含义。该文的作者没有把目光停留在鸟们互相揭短的表象上,而是以敏锐的目光透视出表象下隐含的人性的弱点”——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可谓入木三分。有了这样的认识,其立意、构思行文才得以正确进行。

这里提供另一位考生以同样的材料写的一篇作文的开头:

“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我觉得此话有道理。我认为人们应该做生活的强者,不应像燕子那样在困难面前显得软弱。这位考生只抓住表面材料中一种鸟指责另一种鸟的话来认识问题,根本没有深人到材料的内里,找到材料的深层含义。仅看个开头,就可以判断其写作思维走向一定会误入歧

可见在考场上,按图索骧技法能帮助我们把握写作思维的正确的运行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zp/554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