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之美,早已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其存世量极为稀少,俗话说“一页宋纸,一两*金”,而且不少精品已散落世界各地。
Lot.
宋代喜上眉梢
.5×57.5cm约5.4平尺设色绢本镜片
出版:山中商会「支那古美术展览会」,图。
起拍价JPY:8,,
●
宋画之美:
雅致、极简、内敛
宋代“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思想影响着宋代的审美,而体现在绘画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理性之美。宋画的颜色、形状、质感均呈现出宋代的美学特征。这种“宋画惟理”表现出的雅致、极简、内敛的审美也影响至今。
《喜上眉梢》(局部)
宋人作画其 的眼力和笔力使得所描绘的景物于方寸之间便跃然纸上。艺术史学家高居翰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中对于宋画的赞美不吝言辞:艺术家好像生平 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这种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虔诚,在精微中以小见大,于小山小景中见宇宙之大、生命之重。
宋人画画爱积累素材,善于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从宋代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里可以看出:“画花朵草木,自有四时景候......画翎毛者,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件。”郭若虚笔下的禽鸟,嘴、尾、足皆有名,傅文用的喜鹊羽毛可以看出季节,苏轼和文同不论天气如何都对竹子观察入微。
●
寓意吉祥:
老树发新花,喜鹊宿枝头
此幅佚名《喜上眉梢》便是典型的宋画作品。勾、点、染相结合的技法体现在禽鸟上,以笔尖逐渐簇点的方式画细羽,颜色层层积染从腹至背由淡转浓,白粉勾色出大羽,喜鹊的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这种写实的禽鸟,正是宋人善于观察和笔力 的体现。
《喜上眉梢》(局部)
雪后的寒冬,尽管万物凋零,但是还有喜鹊站立枝头,梅花朵朵,寓意吉祥,是画家于无声处觅有声,山穷水尽之后柳暗花明的欣喜。
●
技艺精湛:
随类赋彩,栩栩如生
这件看似简单的宋画实则“不简单”。斜构图营造出了不平衡感,这种平静的气氛似乎很容易不小心被打破。画面的留白,更容易让观者聚焦在喜鹊,留白处的方寸之地更显得天地之宽。此幅工笔花鸟画在细枝末节处也颇为讲究,画家善于从细微处入手,利用远近、明暗的精微对比来呈现画面。
《喜上眉梢》(局部)
宋画的用色含蓄内敛,毫不张扬,以极简的颜色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此作以淡墨勾勒出线条,层层上色晕染。墨色浓淡自然,即使是斜出的盘虬老树也没有喧宾夺主,主角仍是枝头的喜鹊。“喜上眉梢”,喜鹊与梅花仿佛一动一静之间,便可探知生命和宇宙。
《喜上眉梢》(局部)
●
来源显赫:
恭王府旧藏,山中定次郎递藏
日本的山中商会是叱咤风云古董界大鳄,其灵*人物是山中定次郎。恭王府的很多收藏都进入了山中商会。这件宋代画作出版于《支那古美术展览会》一书,为昭和十年()日本一诚堂出版印行,书中有山中定次郎作序,出版皆为恭王府旧藏。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的收藏在数量和档次上,仅次于紫禁城。山中定次郎自幼跟随父亲出入古董行,耳濡目染对古董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清朝被推翻后,恭亲王奕訢之孙溥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组织“宗社*”,意图恢复清室。为筹集*饷,年,恭亲王溥伟决定将恭亲王府的收藏全部出售。得到消息的山中定次郎在友人山中六三郎、冈田友次的陪伴下,来到了恭亲王府。
出版著录
山中定次郎对于恭王府的收藏极尽赞美,他曾这样描述他踏入恭王府的情景:“穿过恭王府一道又一道大门,是排列整齐的建筑,居住着恭亲王的家人、侍从等三四百人,还有供王府护卫队居住的区域……院落的后面,穿过花园的中心,是大书房,那里除了左右两侧丰富的藏书外,主要陈列青铜器和玉器。距藏书室不远是一幢巨大的两层建筑,看上去十分坚固,呈L形,这座建筑可以被称为美术馆,里面有数不胜数的珍宝。“穿过这个藏宝楼,走进一座石拱门,是一座花园,园内奇花异草掩映着茶室、湖心亭和赏月台,在这样一个地方,欣赏着秀丽的自然景色和精美的艺术珍品,人们肯定会流连忘返。”
出版著录
出版著录
在恭王府,山中定次郎买断了恭王府上千件古董珍玩,做下了一笔大生意。《老古董商》书中有记载:年,老山中连哄带骗,从小恭王溥伟(奕之孙)手中,将恭王府除字画外的上千件古董珍玩,一次性买断,只花费了大洋40万元,并陆续运至海外。
出版著录
买来的这上千件古董被分成三类分别运往美国、英国和日本。年,山中定次郎即在纽约与伦敦,分别举行了“恭亲王宝物”专场拍卖。年的那本纽约拍卖图录扉页上有小恭亲王溥伟的朝服照片,里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当年在纽约拍卖的恭王府藏品,有玉器、青铜器、陶瓷等7大类共计余件。不过,这场恭王府藏品的世纪大拍并非山中商会购买的全部。有专家考证,恭王府出售给山中商会的藏品数量至少在2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