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山水,一处心灵的境界
一朵水仙,一个灵*的映照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心依竹而弄影,情因兰而送香。花鸟画已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摹仿,而是要传达一种境界,一种诗意,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是画家心灵的依托,情感的再现。自然界的花草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精神。
主办单位
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
大连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自然的吟唱
视频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01
百喜图·潘世禄
款识:万历辛亥秋日,晋陵潘世禄写。
印钤:“世禄永生”、“起禄”朱文印
百喜图
明代·潘世禄
28.5cm×cm
明代
潘世禄
画家
明后期画家,生平未详。
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关于它有很多好听的神话传说。
传说喜鹊能报喜,有这样一个故事:
贞观末期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长期以来,人鸟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狱,令他倍感痛苦。突然一天他喂食的那只鸟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三天后他被无罪释放。是因为喜鹊变成人,假传圣旨。
有这些故事印证,画鹊兆喜的风俗大为流行,品种也有多样: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02
登科图·袁尚统
自然的吟唱
登科图
明代·袁尚统
立轴纸本
.1cm×63.3cm
款识:甲戌秋九月客于升深处。袁尚统。
钤印:“尚统私印”白文;“袁氏叔明”白文
明代
袁尚统
袁尚统字叔明。善画,山水浑厚,人物野放,颇得宋人笔意,多画民间风俗,作品有浓厚生活气息。
作品中的五只喜鹊代表着中国传统民俗中的“五子登科”之意。五子登科:民间传话说五代时期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五子登科”后来成为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03
牡丹双燕图·李因
自然的吟唱
牡丹双燕图
明代·李因
立轴绫本
47cm×cm
款识:戊午春曰海昌女史李因画。
铃印:“李因之印”朱文方印、“今生氏”白文方印。
明末清初
李因
画家
李因明末清初女画家,字今生,号是庵、龛山逸史。擅墨笔山水、花鸟。她在创作上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善诗的李因,不仅通过研究诗词来提高修养、丰富自己,还在其花鸟画的创作中很好地把诗韵、画韵融为一体,进而使作品富有书卷气。
牡丹寓意富贵,燕子在国人心中代表春天和美好的生活。作品以淡墨勾花,没骨点叶,墨色透明清亮,层次分明,以疏朗简括的构图,简洁明快的用笔,呈现出空明与洁静的氛围。
知识小课堂
双钩
中国画技法名。用线条钩描物象的轮廓,通称“钩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两笔钩描合拢,故亦称“双钩”。大部用于工笔花鸟画。又旧时摹搨法书。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也叫“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
畅所欲言
喜鹊、燕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鸟类,它们可爱灵动也有着各种美好的寓意。亲爱的大博粉丝们,除了我们今天提到过的关于燕子和喜鹊的寓意之外,您觉得它们还拥有着怎样的祥福吉兆呢?
想知道更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