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中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逐步养成爱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意识。学生通过聆听歌曲,探索歌词的趣味,模仿并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形态,提升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学生学唱歌曲,掌握五度大跳音程音准的演唱,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地演唱和表现歌曲。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地演唱和表现歌曲,感受歌曲中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学生能够掌握五度大跳音程音准的演唱,逐步养成与爱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意识。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采用语言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生动地向学生讲述故事:在大森林里,有这样几个小动物在聚会,喜鹊和青蛙在比赛唱歌,小鸡和小鸭边听边讨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同学们想不想走进这片大森林,一起融入这场欢乐的聚会呢?学生被教师讲述故事时欢乐的情绪感染,异口同声回答。(想)教师总结:既然同学们都想走进这片森林,那咱们今天就通过一首歌曲,一起欢聚吧!从而引出课题——《动物会说话》。(二)初步感知1.学生初听歌曲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仔细聆听后自由发言。(情绪是欢乐的)教师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整首歌曲欢快活泼,充满了趣味性。2.学生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中小鸡和小鸭是怎么说话的?喜鹊和青蛙是怎么唱歌的?学生仔细聆听后自由发言。(小鸡唧唧唧、小鸭嘎嘎嘎、喜鹊吱吱吱、青蛙呱呱呱)教师做出鼓励性评价并总结:小鸡是唧唧唧,小鸭是嘎嘎嘎,喜鹊是吱吱喳,青蛙是咕咕儿呱。(三)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运用拍手的方式进行体态律动,从而熟悉旋律、放松身体。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旋律,并引导学生进行跟唱,发现学生在演唱la-mi五度大跳音程时不够准确。(1)教师运用科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演唱音阶;(2)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la和mi的发音;(3)师生共同针对五度大跳音程la-mi进行反复练习。3.为更好地掌握歌曲节奏,教师带领学生边拍手边完整哼唱歌曲旋律。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并设问:通过朗读歌词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朗读后自由发言。(小动物非常可爱)教师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表现不同小动物的叫声特点,通过这些生动的发音我们能够感受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因此同学们在演唱时更要注意保持欢乐的情绪。5.教师引导学生将歌词带入旋律完整演唱歌曲。在五度大跳音程la-mi处,教师运用科尔文手势提示学生注意音准。6.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拍手、跺脚、拍腿的动作与演唱结合,把握歌曲的律动。(四)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歌词中小鸡、小鸭、喜鹊、青蛙的角色扮演,自行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创编完成后,教师邀请不同小组上台进行展示。在各小组进行表演时,其他小组演唱歌曲《动物会说话》为其伴奏。在每一组表演完成后,都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并鼓励。(五)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本节课运用科尔文手势解决了五度大跳音程的音准问题,歌曲的演唱完整流畅。在歌词中我们感受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是因为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才会如此放松欢乐,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小动物那一份自由自在,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作业:课后请学生将歌曲演唱给家人听,将这份快乐带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