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小寒,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原本小样妈想分享一些和节气有关的知识,好让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显摆一下。不过后来发现,这些节气知识正好可以和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结合上(不小心暴露了我理科生的身份)。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在厨房给孩子来一场科学启蒙的小实验。为了让屏幕前的你能坚持看完文章,看完后还能陪孩子做一做文章里的实验,小样妈要先简短的给大家洗个脑,为什么早教这件事很有必要。我们常常以为,学习就是孩子进了学校后,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把学到的东西记在脑子里,然后通过考试来体现掌握的情况。可是同样是听老师上课,为什么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就学不好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的基础不同。对于刚进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基础就是6岁前接收过的信息,玩过的游戏,做过的活动。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陪孩子做做小实验,读一读有趣的绘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那么孩子不仅会萌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还会在这些有趣的体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塑造大脑里的神经网络。这样将来孩子正式学习科学知识时,新的知识就能和旧的体验产生联结,更好的把知识内化和吸收。因为孩子有了上学前打下的基础,所以和那些什么都没做过的孩子比起来,他们当然能学得又快又好了。特别提一句,6岁前的孩子,是不适合通过灌输知识来学习的。一来容易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来,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无法理解和消化抽象的知识,这就和刚加辅食的宝宝没办法吃大人的饭菜是一个道理。洗脑告一段落,下面就给爸爸妈妈分享3个和小寒有关,而且在厨房就能做的科学小实验。01最冷的节气,玩滴水成冰的实验既然小寒是最冷的节气,我们就来应景的玩一玩冰的实验。我们只需要买一瓶纯净水,就能达到动图里的效果。首先,把瓶装的纯净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设一个闹钟,冷冻约1.5个小时。因为每家的冰箱制冷效果不同,所以这个时间可能会有些许差异。我们可以等闹钟响后确认一下,水应该是没有结冰的状态。如果结冰了,就要缩短时间再试一次。接着,把水从冰箱小心地拿出来,注意动作一定要慢,不要晃动。现在握住水瓶,往桌子上用力一敲,水就会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完全结成冰。相信我,亲自做一做这个实验,你一定会觉得很震撼。除了上面的玩法,你也可以找一块冰,把水慢慢地倒在冰上,水就会像动图里那样,慢慢长成冰柱。为什么水在冰箱里放了那么久都没有结冰,拿出来后瞬间就结冰了呢?这是因为水在非常纯净,没有杂质的情况下,即使温度低于零度,也不容易结冰。这个时候的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过冷水”,是不是很形象?“过冷水”虽然很顽固,不容易结冰,但它的状态并不稳定。一旦剧烈晃动,或是碰到杂质,水就会迅速结冰。记得小样妈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把水拿出来后心存怀疑地轻轻一摇,结果水一下就结冰了,都来不及叫小样看,真是既惊喜,又尴尬哪。02喜鹊筑巢的时节,带孩子认识鸟类小寒之后,喜鹊就会开始筑巢,为来年生小宝宝做准备,前前后后要忙上4个月的时间呢。小样妈一直生活在城市里,所以到现在也没见过真的活喜鹊。不过这并不妨碍我陪小样玩认识鸟类的游戏。我们可以先找一些喜鹊筑巢的视频给孩子看,让他对喜鹊这种尽责的鸟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带孩子去公园捡些落叶、树枝、小石头什么的。再准备一些橡皮泥,或者面团,就可以让孩子发挥创意,动手给喜鹊和它的宝宝筑一个巢了。除了筑巢的游戏,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下鸟类的生命循环。这里借用一下我们最常见的鸟类——鸡,来演示一下“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03会变色的腊八蒜过了小寒,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份“腊月”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做腊八蒜,也就是醋泡蒜的习俗。作为一个南方人,小样妈是近几年才知道,原来被醋浸泡过的大蒜,会神奇地变成绿色,感觉孤陋寡闻了。不过你知道,醋泡蒜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吗?原来在低温和醋酸的条件下,大蒜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蒜绿素和蒜黄素。两种颜色叠加在一起,就呈现出奇特的绿色了。腊八蒜的做法很简单。把大蒜剥好后,装进无水无油的玻璃瓶里,加醋没过大蒜,然后密封保存。几天后,大蒜就会慢慢变绿啦。喜欢吃蒜的家庭,不妨带着孩子亲手做一瓶腊八蒜。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3个小实验。点水成冰是帮助孩子感受物理的神奇;做鸟巢、认识小鸟的生命周期,是让孩子认识生命;做一瓶会变颜色的腊八蒜,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化学变化,还让他参与到了家务劳动中。特别啰嗦一句,“早教”这个词里虽然有一个“教”,但我们不用一本正经地教孩子知识,也不用太在意对原理的解释。和孩子轻松的享受过程,让他多一点愉快的体验,才能在他的心里埋下兴趣的种子,还有在他大脑里的某个地方,开始铺设神经网络,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所以,不管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是希望他将来能学得轻松,学得优秀,都和孩子试试这几个小实验吧。我们要付出的,不过是一瓶水,几颗蒜,还有一小会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