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经常听长辈讲当地的小姑与彭郎的神话故事,虽版本各有不同,梗概俱在。
大意是:我们附近的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有一位聪慧可人的村姑,名字已不可考,大家都叫她“小姑”。她经常在江边洗衣服,一次她碰见了在江面以打鱼为生的彭郎,遂相爱相亲,结为夫妻。建起了草棚住在江边,彭郎每日出江打鱼,日落而归;小姑在家纺纱织布,浆洗衣衫,挖田种地;夫妻两恩恩爱爱,心心相印,夫唱妇随,日子比过得比蜜都甜。
附近的人们都夸奖羡慕他们夫妻二人,有许多年纪大点的姑娘看着他们甜蜜的生活,都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早点找个好情郎,早点嫁出去。然而,好事多磨,他们的幸福生活引起了江水中妖怪的嫉妒,一只蟒蛟吃掉了在江上打鱼的彭郎,(一说蛟龙,还有其他神仙说,也有说是黑心的渔霸抢小姑去做媳妇,……)小姑悲伤不已,痛不欲生,遂投江水,那知她投水处,立即长成了俊俏的孤峰,恰如天柱(俗名:小姑矶)耸立大江之中,神奇的是,江水以后到这里就不再有大风大浪,所谓“江水自此平”。
仙庭感其情仙庭感其情,雷鸣惊,天刀现,恶蛟斩为两截(一说,小姑去找恶蛟讨要彭郎,恶蛟亦吞小姑),蛟首在江西,蛟尾退江东(江西彭泽境内),蛟尾的彭郎化作彭郎矶。他俩恰如牛郎织女般隔江相望,不得团聚。此后,小姑矶与彭浪矶脉脉含情,朝朝暮暮隔江遥遥相望,江水传情,诉说相思之苦,水流声就是他们的倾诉。千万年来,任凭海枯石烂,沧海桑田,他们彼此相守。
小姑彭郎的故事我小时听了千百遍,近日多看古诗词,昨夜今晨忽有感而得《咏小姑》。
咏小姑
古说此海门,狂澜越云层;
桑洲相渚连,出没见鲛豚;
南北水遥阔,舟贾不敢行。
打浆放渔歌,惊起浣纱人,
一见彼相悦,两心此钟情;
藤树自相宜,身影永不离。
晴川息歌声,喜鹊竟哀鸣,
小姑寻郎切,自与水中殉;
草木岂无情,爱恨惊仙庭。
雷鸣出神剑,恶蛟首尾分;
倩影升天柱,江水始自平
彭郎尾江东,遥望两相倾。
咏叹众哀唏,感我泪沾衣。
魔劫岂灭神女痴?
沧浪俱是少年心。
痴悠悠,恨悠悠,化作江水万古流。
备注:午后,写到彭郎“息歌声”处,斟酌了好久,一直写不出来。真有如万物通灵一般,先是一只斑鸠在窗栅栏外沿振翅几秒,不到一分后,一只黑喜鹊竟然飞到离我一米不到的窗台上(直接飞进不锈钢栅栏内站在我桌子角的窗沿上)看着我,约一分后飞去。真神奇。感谢这两只神鸟。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