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最美咏蝉古诗词,品味别样的夏日,倚杖

说到蝉,在中国画和古诗词中是一种高洁的意象,蝉居高处,饮露水,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在蝉的身上,无数文人墨客挥洒着自己的灵感和创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篇。让我们在文字为我们营造的时空隧道中一游,去感受古诗词中别样的夏天。西江月·夜行*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明月,树梢,惊飞的喜鹊,清凉的晚风,半夜的蝉鸣,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耳边传来阵阵蛙叫,天上的星云,淅淅沥沥的小雨,熟悉的茅店小屋,这一切都构成了这个美好的夏天。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蝉鸣传入牧童的耳中,整个山林间瞬间安静了下来,那年那时的牧童已不在,可是古诗中的神韵还在。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诗人泛舟小溪,水天一色。晚霞升起,余晖照耀着蜿蜒的水流。此时蝉声高唱,树林显得格外宁静,鸟鸣让山林显得更加清幽,诗人此时产生了归隐之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寒山渐渐苍翠起来、秋水也变得缱绻。诗人伫立在茅舍的门外,听着暮蝉的吟唱。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袅袅。这样的一幅夏日图景,让人心旷神怡。咏蝉/在狱咏蝉唐代: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比较沉重,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借蝉言志。秋蝉儿在哀婉地鸣叫,诗人心中充满了悲伤。诗人不到四十岁已满头白发,有谁能相信他的清白,向谁能表述自己的衷心呢?同为咏蝉,意境不同,心境不同,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愿你能在这些古诗词中找寻到那份遗失的美好!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pz/65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