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印象里对鹃争鹊巢的概念,应该是鸠占鹊巢这个成语。
认为是斑鸠没道德,霸占别人的鸟巢。那就寃枉斑鸠了。
在讲鹃争鹊巢局之前,我们得先弄清出这个概念。争鹊巢的其实是杜鹃。
喜鹊衔树枝,在一棵棵高高的树杈上搭建又大又漂亮的鸟巢。
喜鹊是鸟类中的建筑大师,它们的鸟巢是奢华豪宅,巢中别墅。
它们成双回家,又成对出去,一天笑笑呵呵,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
谁家有客人要来,喜鹊就会在主人的房顶上盘旋,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告诉主人有客人要来。
民间流传有“喜鹊喳喳叫,客人要来到,稀客一来到,全家哈哈笑。”的说法。
当喜鹊产下蛋,成双成对出去觅食的时候,一种叫杜鹃的坏鸟,趁机霸占然后产下蛋与喜鹊蛋同巢,最后偷偷飞走了。
杜鹃借喜鹊帮它孵化蛋,帮它喂孵化出生的小鸟,帮它替小鸟叼鸟粪清洁鸟巢,帮它把小杜鹃养大。
喜鹊对此却全然不知,以为抚养的全部是自己亲生的小喜鹊。
待寄生小杜鹃稍微长大能飞时,它就离开喜鹊窝,悄悄溜走,回到杜鹃“坏鸟”的家里。而斑鸠呢,是一种勤快肯干的好鸟,自己筑鸟巢,从来不去占用别人的鸟巢。
所以得还鸠清白,以免误导后代人。杜鹃坏鸟借巢寄生,尽享现成,不太光彩吧?
其实也没啥,自己不会建巢,不过是打游击而已,一般这种“鸟类”是很难成大气候的。
古代历史上能把游击战玩到极致的人,也就兵仙韩信一人了,而他最擅长的就是鹃争鹊巢局。
局题鹃争鹊巢,也叫鹃生永逸。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掠夺别人的资源,损人利己,从而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
孙子兵法中有一条选择:打仗太费钱,更费粮食,如果一定要打,就去对方的国家抢他们的钱,吃他们的粮食。
韩信可以说是把这个原则,在*事实战中贯彻的相当彻底。
历史上也只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其他历史名将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
带的兵越多,*队需要的粮食就越多。
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能在*事战争中统帅足够多的士兵,而且还可以自己解决粮草问题,试问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做到?
唯有韩信首当其冲。
这也是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的根本原因。
当时也只有他知道韩信的真正价值。
所以,才有了千门七十二地局的另一局,九猫月踪,又叫九猫追月。
篇幅所限,笔者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