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谋杀案表里平衡

“喜鹊谋杀案是一部横扫日本五大推理榜单的超级口碑作品,由唯一认证可续写福尔摩斯系列的推理大师——安东尼·霍格维茨创作。本作由典型的案中案形式构成,具备童谣杀人模板,内含各种对阿加莎古典本格作品的致敬之处。本作还未正式出版便已口碑爆炸,那么它的真正素质究竟如何呢?”

流派:本格综合评定:佳作诡计:8/10(即全书案件诡计谜面及谜底的华丽与精巧程度,如果是叙述性诡计,则要评定其线索的铺陈、心理暗示的效果及最终的反转强度)逻辑:8/10(即全书案件侦破过程中,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所展现的逻辑推演及思路的缜密与意外程度)动机:8/10(即书中案件的因果业与矛盾心理的扭曲与震撼程度)文笔:9/10(即全书通过笔墨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及氛围的优秀程度)剧情:9/10(全书剧本的感染力,以及人文与哲学思想的深刻程度)

究竟如何

鉴于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这本书究竟值不值得买,毕竟最近某电商网站买书大促,此时不买书更待何时。那么本书的素质到底如何,我们开门见山——

挺好,但不必期待过高。

本书是典型的作中作模式剧本,由一本名叫《喜鹊谋杀南》的类阿加莎庄园推理,和现实中该作作者的“自杀事件”交织而成。和很多同类型的作品不同,《喜鹊谋杀案》里案的这本古典本格推理作品在抛出谜面之后立刻偃旗息鼓,将叙述线转移到了现实世界的表案中,本书的悬念在里案谜面结束的一瞬间达到了最高峰,配合着这位名叫艾伦的虚拟小说家成熟稳健的文笔,本书前半部分的阅读体验相当古典,且具备着浓郁的阿加莎风格,喜爱阿加莎的朋友,一定会对这本“喜鹊谋杀案(里)”产生无与伦比的好感。

毫无疑问,本作作者依然是一位推理女王的忠实粉丝

之后,本书将主要事件转移至现实中的“作者自杀事件”,并开始以一位女编辑的视角推演调查线,也就是所谓的家访。按照一般规律来看,家访调查线的推进其实会是一部推理小说中比较平淡的部分——

然而本作却使了一个花招,令本作调查线的阅读体验非常完美。

表里连锁

本书有两个非常出彩的亮点,我们先来看第一个。

本书的表里双案,一面是作家的推理小说,另一面则是作家的神秘自杀事件。以第一反应去思考,这样的构造明显是在指向“作者的小说中隐藏了作家本人的丧命真相”这一诡计核心。

实际上,大部分的作中作模板作品,诡计核心都是这样的。在*金时代,作中作模板就已经被玩出了花:例如阿加莎的不朽名作《罗杰疑案》和《长夜》,卡尔的《女郎她死了》等。

日本新本格前夕的本格推理大师泡坂妻夫的代表作《十一张牌》,就是一部典型的作中作小说。泡坂妻夫在本书的中段,也就是案件发生之后,非常唐突地插入了一篇描写魔术手法的论文。这篇论文乍一看和案件毫无关系,但在全书的解谜篇,这样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却出人意料地埋藏着案件的巨大核心,令人瞠目结舌。

岛田庄司的《螺丝人》、《眩晕》及《奇想天动》,也是典型的作中作构造作品。作品中登场的当事人手记和小说,表面看上去胡言乱语,内在却隐含着三起案件的关键线索和动机。

到了新本格之后,作中作这样的构造一般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诡计指向——叙述性诡计。所谓“推理小说中所有的笔记都有*。”这确实是一句真理,尤其适用于新本格之后的日系推理作家们。

绫辻行人的《黑猫馆事件》,一半的篇幅皆由鲇田冬马的笔记展开,本作的诡计核心也毫无意外地和这本笔记紧紧联系,共同构成了对读者的误导暗示,当然,本作的逻辑切入点也由笔记展开。

叙诡之王折原一的很多作品也有作中作的构造形式,其倒错系列通过“日记”、“短篇小说”、“手稿”等一系列一看就非常可疑的文章制造诡计核心,配合着折原一驾轻就熟的叙诡手法,作品充斥着误导与反转,让人目不暇接。

被笔者吹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新本格超级神作《首无作祟之物》,其实也是一部典型的作中作构造作品。本书绝大部分的篇幅皆由刑警妻子的小说连载稿铺陈,三津田信三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构造出了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多重天之诡计,将全书的悬念保留到了全书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字。

有机会就吹一吹

前段日子青稞的新作《日月星杀人事件》,也是一部标准的双线叙事作中作构造作品,十年前的事件记述中内含着一大一小两个叙诡核心,完美印证了“有*笔记”的论点。

纵观所有的作中作作品,作中之作直指全书大核心这一特征始终明显,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有“核心究竟是什么”这一谜底而已,就算是相当非主流的西泽保彦,其处女作《解体诸因》中那一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解体让渡》,其实也拥有着同样的功能。

但《喜鹊谋杀案》,却突破了这一点。

实际上,《喜鹊谋杀案》在里作结束之后的一段家访时间,悬念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还隐隐有所提高。这不但是因为作者本身的笔力老辣,还因为这表里两案的构造实在是太像了:都是表面上的非他杀死亡,都是一群贼眉鼠眼的嫌疑人,一段段口若悬河的谎话和一个个遮遮掩掩的秘密以及一件件既视感极为强烈的共通点。读者会本能地去思考喜鹊谋杀案(里)的伏线究竟在哪里,它是否有秘密,是否内含提示,实际上,女主的调查也是这个思路。

这可就上当喽

本作表里双案的衔接与对照方式涉及了本作的诡计核心,这个诡计核心摒弃了作中作构造中常见的“里作蕴含真相”这一通用核心,以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表里进行关联,并通过一次说服力极强的逻辑切入直指动机核心,这一段表案的解谜篇被设置在了里作的解谜篇之前,堪称全书的最大亮点,也是一次对作中作推理作品的重新解构。

阿加莎附体

本作的第二个亮点,则来自于里作的这一部阿加莎风貌极为浓郁的庄园推理小说。

从篇幅上来说,本作的长度足够单独成书,那么它的素质到底如何呢?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一个静谧的小村庄中,以庄园女管家失足跌落楼梯意外死亡,举行葬礼为起点,铺陈人物群像。无论是从叙事手法,还是人物塑造上来看,本作都有明显向推理女王致敬之处,且具备童谣模板,全书*金时代的古典味道非常浓郁。

非常熟悉的味道

只是到了推理方面,本书的成色就显得比较中规中矩。本作的诡计落脚于动机核心,而动机核心通过一个逻辑上的小切入和一系列心证推演建立,整体稍显单薄,质量中等。本作的心证方式几乎完全致敬阿加莎,集中于“一句话的正反两面”这一阿加莎玩得炉火纯青的诡计核心上,整体水准尚可。

那么这样一部水准中等的古典心证流推理作品,亮点究竟在哪里呢?

在于它实在是太古典了。

口碑爆炸的真正理由

看看这书封,横扫!史无前例!绝对优势!

虽然这些年出版社的书封宣传语越来越没有节操,动不动就日本第一,亚洲第一的,但是本书确实名正言顺的是去年本格best10的第一名,也确实是这本推理了不起的No.1。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所述,本作并无太过于惊天动地的诡计核心和多么令人瞠目结舌的逻辑推演。表里两案的关联虽构造优秀,但难称华丽,里作古典优雅,却质量中等,难登“杰作”殿堂。

它能横扫五大推理榜单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在于它古典。

也就是情怀分

欧美推理文坛,除去“*金捍卫者”保罗·霍尔特之外,到底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过这样古典的本格推理作品,笔者已经不想去计算了。本书能够横扫推理榜单,注意,尤其是本格文化浓厚的日本五大推理榜单的原因就在于此:大家等了不少年了。

除此之外,其实可能并无其他理由。

其他方面

本作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高超之处就是这位唯一认证可续写福尔摩斯系列的推理大师——安东尼·霍格维茨的文笔。

众所周知,柯南·道尔的文笔是极为出色的,能让柯南·道尔产权会认证的续写作家,文笔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本书除了前半部分的古典推理小说之外,在故事的后半段,作者还炫技一样地写了几篇风格各异的短篇章节,这其中有愤世嫉俗的讽刺文学、写作新手稚嫩的创意片段和一封遗书。实际上,本作的诡计核心也涉及了一个文学性的因素,且设置方式非常大胆,展现出了作者对自己文笔的强烈自信。

动机则是本书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且在表里两案中都占据着明显的重要地位。就动机核心来说,喜鹊谋杀案(里)的表现比喜鹊谋杀案(表)要稍强一些,但逻辑和诡计方面,情况却是完全相反的。本书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一种非常平衡的感觉,就像一个非常熟练的银行业务员,他会满足你的业务要求,并让你愉快地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办事效率,但也绝对不会直接变出个万,让你大喊卧槽。

这就是这部喜鹊谋杀案,关于本书的各个方面,笔者基本做了一个概括,综合来看,本书适合以下人群:

阿加莎铁粉(本书稍泄底阿加莎部分作品)非诡计流粉丝(实际上,本作可以说是没有诡计的)*金时代古典推理爱好者凑单却不知道凑什么的朋友希望大家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pz/539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