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影菱花满光彩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www.xxzywj.com/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李笙清

青铜镜,是一种用青铜制作的古老的器具,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人将青铜铸镜磨光亮,作为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具,镜背则雕刻各种精美的纹饰,使铜镜充满了厚重的文化艺术气息。

历史上遗存下来的青铜镜,许多还有特殊的人文内涵。南朝末年,杨坚灭掉南陈北齐,建立隋朝。据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所载,就在陈灭亡前,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离之际,破镜为两半,各执一半,作为重新团聚的信物,并约定每年正月十五自己或托人到街市卖镜、暗中联络。两年后的正月十五,徐德言看到了这半面铜镜,后得越国公杨素成全,二人终凭破镜合璧,夫妇得以相偕终老,在诠释一段忠贞爱情的同时,亦留下“破镜重圆”的佳话。这段佳话,赋予了铜镜更多的情感寓意。

其实,古人在制作铜镜时,有时会特意将一些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史载典故及寓意美好的事物镌刻于镜背,寄托祝愿与情感,鹊镜就是其中耐人寻味的一种。鹊,即喜鹊,形体优美,叫声响亮,旧俗以闻鹊声为喜兆,我国民间将之视为吉鸟,有“报喜鸟”之称。晚唐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视之为“人若见之,主福贵也”“俗言见鹊上梁必贵”的瑞鸟。在我国民间,鹊还是爱情的象征。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说的是我国民间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每年七夕,织女通过喜鹊搭起的鹊桥,去与牛郎相聚。

这面唐代四鸟绕花枝菱形镜,藏于武汉博物馆,直径11.5厘米,菱花形,半球形钮。镜面平整光滑,光可鉴人;整个镜背,就像一朵绽放的菱花,镜缘八片花瓣中间隔饰有四只蝴蝶和四枝花叶,蝴蝶呈翩翩起舞状,动感十足。中间为内切圆形,沿镜钮一圈,雕饰两只长尾喜鹊和两只短尾鸟雀。喜鹊敛翅歇息,呈静立状,鸟雀则展开双翼,呈飞翔状,分别为上下和左右相对,之间以折枝花卉间隔,图案活泼,动静有致,生动自然。

唐代金属铸造业中,铜镜最具代表性,以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工艺高超等著称。唐镜中的禽鸟绕花枝镜类,以菱花形居多,周边配以蜂蝶花枝各四组,内区纹饰布局一般都是四禽鸟同向排列绕钮,其间配以花枝,禽鸟主要有鸳鸯、喜鹊、雀鸟、凫雁等,静立、飞翔或浮游均有,画面简洁清晰。这件器物形态美观,铸制精良,纹饰细腻,内涵丰富,鸟绕花枝,仿佛一幅花鸟小景,体现了唐代铜镜制作工艺的精湛水平。

鹊镜中还有一个关于“飞鹊”的神话,也让它有了婚姻忠诚象征之意。据编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撰神话志怪小说集《神异经》载:“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这个传说讲的是有一对夫妻分别之际,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二人各执一半,为夫妇忠诚的信物。后来妻子在家与人私通,那半面铜镜化为鹊鸟飞到其丈夫处告之。因此,古人将飞翔的喜鹊作为铜镜的纹饰使用,大有警醒世人要忠诚于婚姻家庭的意味,故后人常以“飞鹊镜”来比喻夫妻之间感情的忠贞。

唐代铜镜对花鸟纹饰的使用较为广泛,取吉利祥瑞之意,常以鹊鸟来进行装饰。而鹊镜作为古人梳妆照容的生活用具,多被女子用作闺房之物,同时亦被历代诗人吟咏。

唐代诗人刘元淑写过一首长达多字的《杂曲歌辞·妾薄命》,描绘出一幅丈夫常年出征在外、妻子在家独守空房的寂寥惆怅画面,最后一句寄托了女子希望早日与夫君“愿君朝夕燕山至,好作明年杨柳青”的团聚期待。其中,“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所提到的“飞鹊镜”,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特殊寓意。

清乾隆年间,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亦吟咏过“忽见虹桥天半跨,恍如鹊镜月中窥”的诗句。唐代诗人薛逢《追昔行》中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鹊镜的形状与纹饰:“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其意蕴与这面唐代四鸟绕花枝菱形镜的主题深相契合,寄托了古人对夫妇之间举案齐眉、相携到老之家庭人生的美好向往,令人睹镜怀古,感慨万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pz/46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