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第四册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第一课

白癜风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执教者简介:

*芝斌,秦屿中心小学老师,语文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5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优质课比赛市教坛新秀,市 教师光荣称号。年《日月潭的传说》一课,获得一师一优课评选部优奖。

《枫树上的喜鹊》 课时教学设计

1.认识“渡、荫、蔽、撑、拼、母、冈、懂、案”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伞”“姨”“弟”3个生字。

2.以“喜欢”为切入点,抓住带有“我喜欢”一词的句子,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读课文1--4自然段,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4.紧抓文本,大胆想象,感受作者晶莹美丽的童心。

激趣导入,介绍作者

1.小朋友们,听,谁在叫?(播放喜鹊的音频)对,是喜鹊在叫(师板书)

2.关于喜鹊你们知道什么?请学生说,教师出示喜鹊的图片,它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燕尾服,翅膀边还缀着蓝色!真惹人喜爱。喜鹊呀,又叫报喜鸟。喜鹊叫,好事到。

3.喜鹊喜欢在树上做窝,当然枫树也是它常常安家的地方(板书:枫树上的),请生朗读课题。

4.《枫树上的喜鹊》是 作家郭风爷爷写的(出示郭风图片),他可是我们福建人呢!谁再来读(指名读)。这里的枫树是郭爷爷家乡渡口的那棵枫树,喜鹊就是那棵枫树上的喜鹊。来,咱们一起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2.拿出抽屉里的拼音生字卡片,和同桌说说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3.字、词学习。

(1)生分享识字方法,教师小结方法(借助字典,借助课外书,询问大人)。

(2)学习生字“渡”。

a.出示“渡”,学生找出课文中含有“渡”字的词语并圈出(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语都要找全),全文出示(渡口、渡口对岸、渡口旁、渡口边、渡船)。

b.指导认读。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 进他住过的地方。看,这里有一条宽宽的河,瞧,这是人们停船过河的地方,那叫什么?指名(渡口)请生读,全班读。大枫树生长在哪呢?读(渡口旁)。渡口旁就是渡口边,全班读(渡口边)。渡口的旁边还停着什么呢?生读(渡船)。一座座美丽的小山就在什么地方?生说(渡口对岸),全班读。

c.辨别方位(渡口,渡口旁,渡口对岸)。这三个词,你能帮助它们找到相应的位置吗?(指名学生上台找方位)孩子们,这里是(渡口),它们的旁边是“渡口旁”,渡口的对面就是“渡口对岸”。

(3)学习“绿荫”“遮蔽”,写生字“伞”

a.有一棵枫树就生长在渡口旁,看看它像什么?生自由说。

b.指导读(依次出示句子)这是一把什么颜色的太阳伞?(出示:一把绿色的太阳伞生读)一把什么样的绿色太阳伞?(出示: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生读)再高些再大些,小组读,全班读。孩子们,这伞就是郭爷爷家乡渡口旁的那棵枫树,难怪郭爷爷说:(出示: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生齐读。

c.学写生字:“伞”。句子中的“伞”字像什么?(撇捺像伞面,点撇像伞架,横平竖直像伞柄。“伞”呀,就是个象形字,师范写"伞”(先写撇和捺,竖中线起笔,撇捺舒展,左右对称。点撇左右对称,向中聚拢,横平竖直)。这棵枫树枝叶茂盛,它的枝叶遮挡阳光,出示课文句子。

①学生朗读句子。

②出示:绿荫遮蔽(全班读)。

③仔细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荫蔽。

小结: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是它们的形旁。下面是它们的声旁,表示读音,而且它们之间还有联系呢,因为有树荫,所以才能遮蔽。生再读词语。

(4)出示词语

孩子们,把字放在词语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识记生字。指名读词(强调:撑着、懂得的轻声)那课文里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齐读课文。

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小时候,我常常站在枫树下,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喜欢的是什么呢?

(一)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中有很多句子都有“我喜欢”这三个字,接下来就请大家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到含有“我喜欢”这三个字的句子,并把它们画出来?注意画出整句话。

2.教学 自然段。生读 句,并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教师板书:一棵枫树)喜欢它的什么?(指名读)

3.指导读前三句(出示 自然1—3句话),请生朗读。

4.创设情景读

①炎热的夏天,我们村的人在渡口边等船,在这枫树的绿荫下多凉快呀!我很喜欢它。

②风雨突来的时候,我们躲在枫树下,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我很喜欢它。

③引读: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是因为——

5.除了枫树,我还喜欢什么?谁来接着读第4句。(板书:一个喜鹊窝)呀,枫树上有喜鹊窝,我喜欢极了。多喜欢?谁来读?(出示:我喜欢极了)生朗读。

(二)共学2—4自然段

除了枫树,喜鹊窝,我还喜欢什么?生说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板书:喜鹊阿姨喜鹊弟弟)

a.孩子们听,喜鹊开始说话啦!(播放喜鹊叫声。)

b.喜鹊是怎么说话的?(两个学生演)

c.想象扮演。

(1)师生扮演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

(2)那下面的这些情景,喜鹊阿姨一家子又会跟我说什么?教师出示:

(3)发挥你们的想象,选一个情景说一说。

d.指导读

课文里的喜鹊阿姨,喜鹊弟弟,还有我,就是这样天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①生朗读:"我真是喜欢极了!"

②我和喜鹊阿姨,喜鹊弟弟就像一家人,好像童话书里写的那样,太有意思了。这两句话怎么读?

③男女生分角色读。(女生读: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男生读: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三)齐读1—4自然段

1.孩子们,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课枫树,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窝,喜鹊窝里有喜鹊阿姨、喜鹊弟弟,我真是喜欢极了(板画一棵树)。请一个小朋友读带有喜欢的句子,剩下的大家一起读(音乐伴奏)。

2.读小诗,课文1—4自然段变成小诗(师配乐读)。

学写生字,总结全文

观察生字“伞、姨、弟”的结构和关键笔画,教师范写“姨、弟”,学生书写,教师反馈。

总结:我和喜鹊阿姨,喜鹊弟弟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会看到哪些情景呢?咱们下节课接着往下学。

魏老师点评

统编版新课文《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有意思,有意义。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想象丰富,课文图文结合,富有童真和童趣,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是:“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这是一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展开想象,跟着文本学词习句的典范之作。

1.用好教材,明确目标。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课后的习题提示了学什么?教什么?这是统编教材的亮点和特点。*教师充分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利用课后习题,进行板块组块教学。引导孩子在读课文时读读课后的生字,养成借助拼音自主认字的习惯。课后的习题1和习题2提示了教学的重点,*老师的 课时教学围绕文本一咏三叹的“我喜欢”展开。将“默读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进行细化,一步步落实训练的要求(1)继续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和一边读一边想;(2)提取“我”喜欢什么的文字信息;(3)把提取到的文字信息整合起来说话。这个练习题体现了“学阅读”和“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

2.分类识字,科学施策。二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方法。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记忆特点,识记的难易程度跟汉字结构繁简程度不是完全正相关。笔画数的多少跟书写关系大。有些结构复杂的字因为更能找到记忆的信息和支点,更能记住甚至过目不忘。*老师没有太纠结于汉字的结构,而是根据文本内容、汉字特点、孩子的认知规律,分类指导,科学施策。如“渡”,通过扫读课文,找出文中很多含有“渡”的词语,反复再现,根据文本信息借助新媒体技术拖动词卡:渡口、渡口旁、渡口对岸,呈现一幅立体的渡口方位图。让识字教学变得不机械,字和词的结合、形和义的结合都很自然。“绿荫、遮蔽”两个相对生疏的词语,放在语境中学习,不但让孩子发现“荫、蔽”的共同点,引导孩子思维爬坡,发现两个词之间内在的关系:因为有绿荫,才能遮蔽。

3.读思结合,情景交融。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再现情景,传递情感的一种手段。*老师的朗读指导重点聚焦三次“我喜欢”,既有大声地读,也有静静的思:思考我喜欢的原因,老师没有进行用力的朗读技巧指导,而是利用孩子对文本内容的天然喜欢和对喜鹊一家的自然喜爱,用孩子纯正、天生的原声语气、语调把情境表现出来,把情感表达出来。在孩子一遍遍的朗读、在一次次的师生对读中,将文本中的词句、意境、韵律整体输入孩子的脑海。借助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鸟语”,想象扮演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有趣的对话,创设文本内外的情景进行句式训练:傍晚,我砍完柴,又到了渡口……有一天,我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地坐在枫树下……从而激活思维,激发想象,在高峰体验和自主实践中让孩子的言语智慧自由生长。“熟读深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没有丢弃而且很好地传承了古人留下的经典读书方法。

建议:

学习方式可以多样化。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上寻找突破。在学的氛围、学的习惯、学的方法、学的能力、学的品质、学的思维上寻求创新。如第二课时老师能带领孩子深入探究:“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蕴含的内容,甚至是潜藏在标点里面的密码,就能保证习题2表达的质量和效果。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___"。

文字:*芝斌、魏丽君、李沛沛

图片:*芝斌

排版:李沛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pz/289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