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2任妻子遁入空门,弘一法师李叔同,如

年少成名流连于上层社会,抛弃两任妻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人生的三重境界。跟随竹子进入今天的主题——弘一法师李叔同

说宇宙文明,讲地球人文,大家好,我是竹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是出自于李叔同之手,李叔同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诗词书画、戏剧文学、样样精通,开创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先河,鲁迅、郭沫若等文豪得李叔同一幅字都莫感荣幸,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为何会选择脱离俗世遁入空门呢?大家不妨给竹子长按点赞,触发强烈推荐,跟随竹子继续往下看。

年少有为

传闻李叔同出生时,有只喜鹊衔着嫩绿的松枝落到产房的床上,人们都认为这是祥瑞的征兆,而李叔同此后更是随身携带着那支松枝。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曾经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后辞官归乡成为天津巨富,在李叔同5岁的时候,李世珍去世,父亲的离去让李叔同与母亲王氏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好过,母亲王氏算是李世珍小老婆,自然不能够继承家产,更多是要看大哥李文熙脸色生活。李文熙知道李叔同是个人才,平时对于李叔同的要求就很苛刻,尤其是读书方面,这也让李叔同从小产生了自卑心理,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

李叔同读书方面可谓是没遇到什么困难,7岁开始李文熙便教授他学习《百孝图》、《返性篇》等一些基础文选,8岁便正式入学堂,攻读《四书》、《孝经》,13岁开始读《尔雅》学习书法、词章之学,乡里都知道李叔同的字写得很好,15岁读完《左传》《汉史精华录》有所感悟,才使李叔同写下“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种老气横秋,完全不像年轻人所做的诗句。

19岁的时候,李叔同刚好赶上“百日维新”,他因赞同梁启超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为此受到迫害前往上海避祸,就读于南阳公学,学校内李叔同也是代表新文化与封建腐朽的旧文化做出斗争,后来在学校冲突中愤然离校,前往日本留学,学习油画、音乐、话剧,更是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

最为有趣的是李叔同男扮女装表演了话剧《茶花女》,当时身处日本的李叔同并没有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迷失自己,反而对于国家的命运很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hy/814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