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必有意,意必吉祥画意瓷器集萃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e2p2lkk.html

有清一朝继往开来,景德镇御窑厂集各代所长,瓷工神笔妙绘,宫廷画意瓷器力求“饰必有意,意必吉祥”,在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器身画片或取材于历史神话故事中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或描绘山川庭院将湖光山色带入殿阁内以“卧游”,彼时御窑瓷工善于在有限的器身上表达复杂的人物关系,能令观者仿若身临其境,也能让人玩赏之余产生无尽的想象,完成从二维平面至三维立体的完美转换。至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瓷画艺术团体应运而生,承御窑衣钵,共同在20世纪初的景德镇开拓出陶瓷艺术的新天地。

清康熙-雍正

青花双清四喜图鱼浅

D65.5cm

来源:

W.W.Winkworth(-)旧藏(传);

水松石山房(HughMoss)旧藏;

JJ旧藏,得自于年代;

李公伟先生(JamesK.Li)旧藏;

香港拍卖会,年5月29日,Lot

康雍时期,青花瓷器的烧制水平可以说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青分五色,披麻、斧劈、米点等各种绘画中所采用的设色、构图和装饰技法已经非常完美地融入了瓷器装饰创作中。在中国传统花鸟题材作品中,时常喜欢将梅花和喜鹊做为组合来表达“喜上眉梢”或“喜鹊登梅”等吉祥寓意。这也符合清代宫廷对于瓷器装饰“饰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审美追求。

本品器形周正,胎釉具佳,其纹饰构图,通篇画意,以及多层次的青花呈色,都无不体现浓郁的工笔花鸟画风,其必为宫廷画院厘定御瓷画样后定制,远非庸工俗匠所能为之。其历经三百年余年,得以留存,难能可贵。若置于斋室之中,植入青莲几朵,鱼翔浅底,极显高雅装饰效果。此外,其传承有序,来源清晰,且存世甚鲜,颇值珍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传世所见康雍时期鱼浅见有青花、斗彩、五彩、单色釉等作品,而且存世甚鲜,其中又以青花作品品质最佳。检索公私收藏可知,相同器型及装饰纹样作品,目前仅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其器型、纹饰均与本品十分相似,推测当时或为成对烧制进献宫廷亦有可能,可作参考对比。

清乾隆

粉彩三星图观音瓶

“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H39cm

来源:

北京拍卖会,年12月5日,Lot

著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古陶瓷珍品展销会》,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年,图47;

《天物馆藏瓷》第一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编,广陵书社,年,第、页

展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古陶瓷珍品展销会》,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年10月12日-11月12日,编号47

福禄寿三星起源于汉族人民对于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本品无论三星,还是童子的描绘,均细腻写实,有别于常见的此类题材。无论人物开脸,眉目细节,面部渲染以及须发处理均细致入微,衣饰、动作亦各有区分。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三组童子,以连生贵子、平生吉庆以及折桂如意三重寓意,呼应福禄寿三星,设计之巧妙,亦可见一斑。

故宫博物院藏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品书款方式与常见乾隆御窑书款方式有别,但结合纹饰描绘细腻程度,以及童子与三星呼应的巧妙构思,不难发现其御窑性质。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乾隆粉彩麻姑献寿图灯笼瓶”,书款方式与本品如出一辙,当为同一人书写。再观故宫者对于麻姑的描绘,无论人物开脸,还是繁复的衣饰,以及顶天立地式的大人物呈现,均与本品相类。

综上所述,本品为一件颇为独特、描绘细腻以及构思巧妙的乾隆御窑作品。同时,结合此青花款识书写的不同之处,或可推测其为乾隆早期款识书写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作品,结合纹饰描绘,或属唐英督制亦未可知,实为一件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并重的乾隆御窑粉彩佳作。

清乾隆

粉彩孝事周姜人物故事图瓷板插屏

配紫檀框

41.7×32cm(含框)

H68cm(含座)

来源:

天津私人旧藏

瓷板绘画精妙考究,以粉彩描绘孝事周姜人物故事图。史书上曾经提到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出嫁后十分仰慕婆婆周姜的美德,对婆婆孝顺有加,后来孝事周姜作为孝顺的典范,就成了后宫女子们的行为楷模。本品画面中周姜闲坐桐荫苍石,伴着月影,读书赏月,太任恭谦敬茶,一派祥和景象。身后高耸之梧桐,庭院中以湘妃竹所制栏杆,及头戴金凤头饰等细节,均体现其不凡身份。

故宫博物院藏焦秉贞绘《历朝贤后故事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有焦秉贞绘《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其中一幅即是“孝事周姜”的题材,画面布局虽与本品不同,但是太任向周姜敬茶的细节如出一辙,画面中梧桐树也被保留了下来。可以推测,本品即是以焦本为母本,改绘而来,以“孝事周姜”的故事作为范例,警醒后妃谨记孝事太后的意义。

故宫博物院藏品

无独有偶,清宫旧藏一件“清乾隆粉彩孝事周姜人物故事图瓷板插屏”,红木框为晚清所配,瓷板尺寸、纹饰布局及彩料特征,均与本品极为相似。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十分孝顺崇庆皇太后,可以想见本品之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颇值珍视。

清乾隆

粉彩群仙祝寿图瓷板挂屏

83×48cm

91×56cm(含框)

本品体量颇大,保存品相亦为上佳,极为难得,且题材吉祥可喜,画工精湛,实为乾隆时期彩瓷挂屏精华之作。庆寿题材场面隆重热闹,寓意吉祥美好,故深受青睐,亦常见于宫廷造作之中。此外,庆寿题材瓷器装饰,因庆贺对象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以寿星为庆贺对象,来庆贺的多为八仙人物;另一类则为以西王母为庆贺对象,来者多为群仙。而以前者为题材的瓷作,多用于为男性庆寿,而后者多用于女性。本品将西王母与三星作为庆贺对象,既有祝男寿,又有祝女寿之意,可谓寿意浓浓。

民国二十九年(年)

汪野亭绘汪小亭题粉彩“云壑飞泉”山水图瓷板

39×25cm

53×39cm(含框)

题识:“云壑飞泉。庚辰(年)秋九月之上旬,平山草堂汪平野亭写于珠山客次”。

钤印:“野亭”

来源:

中国嘉德,年5月13日,Lot

本品以粉彩绘“云壑飞泉”之景,为汪野亭最为擅长的山水题材,整体画面、色调给人以静谧开阔之感,是为汪氏妙笔佳作。他以此法绘制的墨彩瓷板画《江山胜景图》在年巴拿马博览会独树一帜,斩获国际金奖。本品最为特别之处在于背面见有汪野亭之子汪小亭题记,言此瓷板为汪野亭晚年力作,后因故赠与友人。

背面题记:

此瓷板我先父之汪野亭最后病中真笔,乃我签名,是我家之纪念,因黄君仁爱,割爱此赠,希望好好留之,切勿损坏,汪小亭书赠。我在一九四九年的下年与同业张沛轩合资信记,张沛轩之个人运资往外埠出售,不料张沛轩将运到鹰潭不走,并报许多花账,以致将全部瓷器血光,后小亭闻信赶往鹰潭,将股外托带的瓷器取回,因天寒坐船无棉被,不便携带,将瓷寄存我同村汪国清之家,小亭返钱未至,二月,不料汪国清又将我寄存之各种美术瓷件全部变售吃光,因此损失,一致周转困难。即在一九五零年八月间,余之内人产後即携带黄君之子松根,未久,因病医死,因此痛心,以作数字纪念:人生难解别离情,况弗情兼携养亲。欢爱有如亲骨肉,伤心不禁泪淋淋。生离死别本情常,为有情深实难忘。最苦伤心尔父母,时时思念裂肝肠。汪小亭书,一九五二年秋九月为敬。

民国

王琦绘粉彩福在眼前瓷板

32.4×21.8cm

钤印:“琦”、“碧珍”

来源:

中国嘉德,年11月15日,Lot

著录:

《珠山八友》,熊中富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年,第55页

本品以王琦最擅长的钟馗人物形象为核心,颇具“扬州八怪”黄慎之风。王琦对人物形态、面部结构以及光影关系理解甚为深刻,对于人物瓷画具有准确、生动、自然的造型能力和表现技巧。王琦为人仗义,交往甚广,年,其接受一套八条屏瓷板画订单,便邀请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等七位名家共同创作,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瓷画艺术团体便应运而生,共同在20世纪初的景德镇开拓出陶瓷艺术的新天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hy/702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