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凌肖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在我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树龄很长的老梨树。打记事起,这棵老梨树就生长在西屋的窗台旁,茎干粗大,枝繁叶茂。树身那黝黑而龟裂的树皮,向人们“展示”着它的沧桑经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老梨树经过一冬的积蓄和等待,在暖暖的春风里焕发出勃勃生机,枝枝杈杈间生长出片片嫩绿的叶子。没几天功夫,不经意间发现一簇簇雪白的梨花便绽放在了枝头。满树的梨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鲜亮、生动和迷人。那沁人肺腑的芳香在庭院里弥漫开来,令人陶醉和心旷神怡。禁不住花香诱惑的小蜜蜂,在一簇簇梨花间“嗡嗡”地飞来飞去,采蜜的“使命”让它忙得不可开交,那叫不上名字的花蝴蝶也来凑热闹,时儿扇动着翅膀在花间翩跹起舞,时儿停留在花蕊里小憩,尽情地享受这迷人的春光美景。转眼间,夏天如期而至。老梨树亭亭如盖,那庞大的树冠已是遮天蔽日。树下便有了浓浓的阴凉。树上的梨子已像乒乓球大小挂满了枝头。每到夏天,母亲就把饭桌和凳子摆在梨树下,吃饭纳凉,让人好不惬意。也许是因为宅院地势较高的缘故吧,常常有花喜鹊飞临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按照乡下的老俗话说“喜鹊叫,喜事到”,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梨树下,不时地仰望那登高技的吉祥鸟,更是喜笑颜开,多么希望它能为平常而普通的家庭带来幸运和吉祥!在物质匮乏的五六十年代,老梨树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那时,我家的院子成了小伙伴们的“乐园”。大家叽叽喳喳聚在一起,玩捉迷藏,玩“打仗”,再一个项目就是比爬树。于是,院子里的枣树、杏树和梨树,成了孩子们练习攀爬本领的“道具”。一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王”,打赌,要攀爬老梨树最高的一个树权。他身手麻利地爬上那个高度后,下树时裤腿却挂住了枯枝,差点没闯出大祸。母亲听说后,揪着耳朵“惩罚”了我一顿。从此,我再也不敢让小伙伴攀爬那个高度了。那时,我家有盘磨,磨房成了聚集人气的地方。左邻右舍的孩童们,也喜欢跟大人前来凑热闹,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冲着垂涎三尺的梨子去的。临走,扯着大人的衣襟央求,眼巴巴瞅着树上梨子不愿离去。“好,奶奶给你摘!”慈善的母亲不管梨子熟不熟,用竹竿打下来几个:“是个稀罕,拿着玩吧!”看到孩子蹦蹦跳跳地离去,母亲脸上也笑开了花。中秋时节,泛黄的梨子压弯了枝头,是采摘的时候了。哥哥爬上梨树用钩子钩住树枝使劲摇,“扑扑嗒嗒!”梨子纷纷落在我和母亲扯起的床单里。顿时,欢声笑语撒满了院落。历年如此,母亲总忘不了左邻右舍的好邻里,分咐让我和哥哥给他们送去一些,来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母亲的宽宏大量赢得了很好的人缘,在那个年代,正是这生瓜梨枣的互通有无,增添了里邻间的感情,拉近了邻里关系。78年8月,“接班”使我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从此,就要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离开伴我度过童年美好时光的老梨树,心里总依恋不舍。临走,母亲把煮熟的6个鸡蛋,塞进我的挎包:“梨子不熟,煮了几个鸡蛋带上吧!”抬头看看挂满梨子的老梨树,再看看眼前年迈的老母亲,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娘,我会回来看您的!”。每次回家,想念的是老母亲,挂念的是老梨树。每次回城前,我总要给老梨树施遍肥,浇遍水,希望它生长得更长久。如今,旧宅的老利树已成为记忆(早已枯死刨去)。可每每梦回故乡,总能梦到旧宅的老梨树:洁白如玉的梨花绽放在枝头,芳香四溢!梦醒时分,难免让人稀嘘不已……作者简介:侯凌肖,山东鄄城人。现在山东金润建设有限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散文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今日菏泽《风雅颂》、辽宁《刊授党校》、《职工天地》、《山东建筑业》、《山东建设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报壹点号心梦文学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