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每一帧,都可以让你跪

(本文由电影铺子原创:movpuzi)今天,说一部大师遗作。大师是谁?是伊朗第一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对阿巴斯,戈达尔有这样的评价: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黑泽明也由衷的说:很难找到确切的字眼评论阿巴斯的影片,只须观看就能理解他们是多么了不起。阿巴斯(左)和黑泽明两年前,他离开了我们。从此,大师难产的时代,真正的大师又少了一个。身后,他留下了一部特殊的电影。它有一个非常优美,非常电影的名字——《24帧》。帧,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一般的电影,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1秒的画面就包含了24帧。这部电影以此为名,想传达什么呢?我们来看:影片分为24个片段,某种意义上的24帧。FRAME1(第一帧):画面亮起,我们看到一幅画,是16世纪的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的名作《雪中猎人》。画面是静止的,沉默的。几秒钟后,我们看到,画里烟囱上飘出的青烟动起来了。耳边,也传来了雪天的风声,呼呼作响。然后,停在树上的乌鸦也动了,扑棱翅膀、发出清脆的叫声。天空也飘起了雪,我们甚至还能听到雪落在枯叶上的轻微的响声。风声越来越响,雪花越飘越大。远处,结冰的池塘边,几只牛哞哞的叫着,走在田埂上。近处,猎人们中间,窜出来一只白底*斑的猎犬,吠叫着四处嗅。然后,它还翘起了右腿,在旁边大树的脚上留下一片骚。似乎《雪中猎人》“活”过来了。但,有趣的是,《雪中猎人》一直没有“动”。FRAME5(第5帧):也是一个下雪天,一只小鹿在森林前地雪地里掘草吃。雪花飘飘洒洒,远方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小鹿很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就抬头扫一眼四周。雪依旧,风不停,小鹿也继续在雪地里掘草吃。突然,远处传来了一声枪响,小鹿迅速抬头。它犹豫了片刻,决定马上躲进森林里。然而,砰地一声,一颗子弹从森林里射出。小鹿中弹,倒在了森林的入口。雪依旧下的洋洋洒洒。FRAME6(第6帧):黑幕,音乐响起,一个女人在唱着一首流行歌曲。画面变亮,那是一个高楼的窗景。我们看到窗外树随风摆,好不惬意。看窗外的风吹树摆,于我,是人生最享受的时刻。那是一个身心彻底放松的时刻,是一个随风飘荡、无拘无束的时刻。突然,一只喜鹊飞到了窗台上。呀,这个惬意的午后,又添了一份灵动。喜鹊没理“我”,而是自在地用喙梳理着羽毛。几秒后,另一只喜鹊也落在了窗台上。这么一来,就有意思了。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夫妻?恋人?朋友?兄弟姐妹?或者只是陌生人?它们在窗台上慢慢靠近、帮彼此梳理羽毛然后,一只飞走了。再然后,另一只也飞走了。窗外,风拂过树,树亦随风摆。FRAME15(第15帧):巴黎,6个人趴在街边的围墙上,观看埃菲尔铁塔。他们看的很投入,聚精会神,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有两个女生从他们身后走,他们还是一动不动。不得不说,如此沉浸于美景中,很羡慕。又过了一会儿,天黑了,下雪了。此时,一个女人推着婴儿车从他们身后走过。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好吧,我懂了,他们根本就不会动。这就是阿巴斯的一次试验,一次摄影与电影的结合。埃菲尔铁塔亮灯了,6人不动。街头艺人弹着吉他从他们身边悠悠走过,6人不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看着这一静一动的画面,我很激动,却很难言说,对《24帧》,豆瓣有这样的一句评价:它是一次单一画面里的高难度叙事实验。影片的24个场景的“底片”,都是阿巴斯生前拍摄的24张照片,而后,他透过电脑技术令这些照片“动”起来。在这动静之中,生命的美得以延伸、回荡。说实话,《24帧》是一部看缘分的电影。你可能会睡着,没有关系。你可能想快进,也属正常。不过,我想,24帧里,如果有一帧击中你的心,勾起了你的某个回忆,那就足够了。那可能是某个下雪天,你曾坐在火车上,凭窗凝视旷野雪景。那可能是某个雨天,你曾坐在家中,盯着雨中自在的鸟儿。那也可能是某个午后,你曾坐在街边,观看街上贪吃的鸽子一次次被驶过的车子惊起。。。。曾经这些惬意的凝视,你还记得吗?上一次这样的凝视,是什么时候?凝视生活,凝视生命,凝视人世间,这应该是阿巴斯最后想和我们分享的。凝视,能让我们从喧哗中得到平静。凝视,能让我们从日常中汲取美的体验。对于《24帧》,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因为,戳中每个人的那一帧也不同。---------------------------------------------------------------------------------------电影铺子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hy/646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