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东乡记忆弹弓子

作者:陈西峰

小时候的玩具中,弹弓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弹弓子架一般是木头的。找一段分杈的柳树,一,不能太粗,二,杈又必须粗细一致。用斧头砍下来或者用锯锯下来晒干,把树皮剥下来,白白的,细细的,手握上去柔滑细腻。张志安六哥是木匠,我们两家关系好,他非常喜欢我。有一次他给生产队修农具,我去凑热闹,帮他拉锯。他嫌我的弹弓架不好看,就找了一块红色的硬木板,用锯拉成了丫字型,然后又用铇子把把手和两个杈弄成圆柱,配上红色的胶皮带,好看极了。这个弹弓子是我的心爱之物。我也见过用粗铁丝做成的弹弓架。当然这需要手艺,孩子们自己是做不出来的。小伙伴的爸爸手非常巧,用粗铁丝做了一个弹弓架,把手的地方,用彩布条缠起来,这样的弹弓架不怕摔,结实耐用。

弹弓子的胶带来源于废旧的自行车内胎。内胎破的不能用了,用剪刀剪下两条儿好的,长短宽窄一样,拉力也一样,把两条内胎带分別绑在弹弓两个杈上。找一块厚皮子做成兜,用线绳连接两根胶条带。后来富裕的人家不用旧的自行车胎,而是买来自行车气门芯,四五棵气门芯做一根,这样的弹弓子拉起来力量大,打起来速度快,也打得远。这是弹弓子中的极品。当时,我的叔伯侄子云华就曾经有这样一个弹弓子,他爸爸是医生,家庭条件好一些。

弹弓子打的子弹有小石头子儿、硬土坷垃,大多是自己做的泥球。在水坑边上把胶泥抠上来,摔熟了,团成一个个小泥球,放在窗台上晾干。泥球有指甲盖大小,晒干了就收到屋子里。弹弓子就有了子弹了。

打弹弓子往往先练习打得准。在金丝小枣树的杈上放一块砖,小伙伴们站在远处,分别去打。偶尔能找到一个酒瓶子为靶子,小伙伴们打起来更有兴趣。年,许海峰获得了我们国家奥运会的第一枚射击金牌,他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他就是靠打弹弓子练习的,当时我还感慨了许久,人家打弹弓子得了世界冠*我们打弹弓子纯粹是玩。

当然,弹弓子的主要功能是打鸟。老家人约定俗成,燕子和喜鹊是不能打的。我们打的常常是麻雀,老家称为“老家贼”。这种鸟多,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可以随时随地地打。春末夏初是打鸟的最好季节。柳树已经郁郁葱葱,连最晚发芽的枣树都已经枝叶繁茂。各种不知名的小鸟在树林里跳跃着。小伙伴们从家里找出弹弓子,把干泥球装在裤口袋里,钻到树林里,顺着鸟的叫声寻找着树上的小鸟。一旦发现树上的小鸟,我就蹑手蹑脚地慢慢向树下靠近,到了树下,左手攥住弹弓把手,右手从口袋里掏出泥球,放入弹弓袋里。拉开胶带,右眼眯起,左眼瞄准,把弹弓袋和小鸟变成一条直线,拽住胶带,猛然松手,啪的一声,打下来的大多是几片树叶,而受到惊吓的小鸟则飞得无影无踪了。往往一个中午也很难打下一只鸟,但是小伙伴们满怀着希望,追逐嬉戏,身上出了汗,还是乐此不疲。往往我们悄悄在树下走,仰着脖子侦察,好容易看到一只小鸟,刚把弹弓子拽开,鸟儿好像发现了,扑棱棱先飞走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小鸟,通体*绿色,在树梢上顾盼自得。我极少看到的这么漂亮的小鸟。我心想,假如打下来变成我的战利品该多好啊!我大气都不敢喘,悄悄向前走两步,伸开左臂,把弹弓子拉开,右眼眯起来,左眼盯着小鸟。突然好像我看到了小鸟的眼睛,眼皮一眨一眨,有喜悦又有惊恐。我忽然间又不忍心打了:这么漂亮的小鸟,打死了,太可惜了!心一走神,右手一松,不但没打到鸟,弹弓子的布袋却打到了我的左手。我吹一吹疼痛的左手,望一眼空落落的树上,漂亮的小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64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