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乡村纪事之七夕佳节姜宝兵提起七夕,人们就会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承载的美好爱情。一条银河横贯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织女星,银河对岸,织女星的东南方向,有一大两小一字排开的三颗星,中间那颗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传说中,那是牛郎用扁担、箩筐挑着两个孩子,到银河边与织女赴鹊桥会的情景。七夕,一个凄美、浪漫、甜蜜的爱情故事。小时候,每逢这天,母亲就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父母早逝,遭受哥嫂的虐待,织女下界和牛郎成亲,憨厚的牛郎和善良的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两个孩子,有老牛相伴,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玉帝知道,玉帝和王母大怒,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遵照老牛的嘱咐,急忙披上牛皮,挑了一双儿女上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拔下头上的金钗朝身后一划,一条汹涌的天河横在了牛郎父子面前。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望而泣。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七夕这天千万只喜鹊从四面八方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从此,他们一家只能隔河相望。就等这天喜鹊搭桥,他们才能相会。讲一次我们就抹一次泪,就恨那狠心的王母娘娘,可怜牛郎织女的一双儿女不能得到母爱。娘还告诉我这天晚上躲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他们一家人相聚时的悄悄话。可是我有几次偷听,都是徒劳。娘就说错过了时辰。倘若,七夕夜,滴落了几点雨滴,母亲说,那是牛郎织女一家人相见时的眼泪。于是,我懵懂的心里也有了淡淡的哀愁与忧伤。早上看喜鹊,它们仍在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娘说喜鹊搭好桥回来了,看它们多高兴。可不,每逢这天早上,它们玩得唱唱特别欢。我信,只好等下一年再听,再看。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葙。”应劭《风俗通》中可以看出: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没有爱情方面的描述。后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进一步有描写,其中的一首描写《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男子勤劳、女子心灵手巧十分重要。牛郎星、织女星就是这两个典型意象的代表和化身,一个是耕作的劳模,一个是纺织、女红的明星。特别是织女星,更成为广大女性心目中的“巧娘娘”。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未出嫁的姑娘都会参与隆重的乞巧祭祀活动。星空之下,人们搭起供桌,摆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对着明亮的星星和皎洁的银河默默地向织女祈祷。坐巧、迎巧、祭巧、拜巧……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乞巧”是“七夕”的主要内容。“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每到了农历七月七的这个日子,关于乞巧节的记忆,便悠然再现,牵牛和织女这两颗双星,在隔着银河相望的三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里,经历了苦苦相守和漫长时光的等待,终于可以在这一天,在七夕的星光灿烂里,得以鹊桥相会。古老的神话,让我们在远古时代的历史长河里,感受到一种来自人间的暖暖真情,从曾经逝去的岁月里飘然而至,经久不息。那是一种流传千年,而又在新的历史脉搏里,彰显了浓郁时代气息的鲜活东西。那里寄托着我们民族古老的精神梦想,是安放和抚摸着心灵的美好家园。在“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人们追求纯洁爱情的浪漫和决绝,和国外比,丝毫不逊。以爱情为主线的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以“孝为中心”的董永与七仙女“天仙配”都与“七夕”有关,因而七夕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清风堂主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理事,《禹城文学》编委。有《剑梅楼文集》《清风堂文集》两部文稿传世。齐鲁壹点清风堂荣获年度十大壹点号“年度新知”。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和伟大祖国一起成长》获“福彩杯我与新中国”有奖征文一等奖;《曲阜纪行》获“孔子文学杯”全国华语文学大赛金奖;《问道西柏坡》荣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奖;《大运河上流淌的美食》获第一届“长江文学奖”优秀奖;《化蝶》获得首届“新文青”全国青年诗人短诗大赛优秀奖。壹点号清风堂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