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秋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中秋满月与凤阳明中都古城墙

中秋节吃月饼在儿时的记忆里就有,后来才知道此习俗在我国已流传一千多年,但确切用文字表述的是在明代的西湖游览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取团圆之义,民间以月饼相遗。”月饼象征团圆,祈祝家人生活平安、美满、甜蜜。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我也就十来岁的年龄,已记事。那时候过中秋只知道要吃糖饼,糖饼即现在的“月饼”。街上的人(非农业居民)吃的糖是凭票供应,少得可怜。农户人家没这个待遇,家里的孩子能在中秋那天吃上几个用细面(小麦面粉)做的白面饼就算有口福了。我因父亲是工人,有糖票,所以我能吃上甜甜的糖饼。

记得姥姥在我家过中秋的那年,我央求着母亲想吃糖饼,母亲向姥姥看了一眼,对我摆了摆手,轻声地说:“笆斗(柳条编织的圆斗)里只有四五斤的细面了,你不能吃。”姥姥明白母亲话中的含义,怒目道:“你说他不能吃?难道我吃了是能成神还是能成仙?今天正好是团圆节,我就是要让孩子心满意足吃上糖饼。”姥姥说着就将笆斗里的面粉全倒到盆里,遂挽起衣袖亲自和面。母亲见状转身朝我说:“你去你崔三爷家借点芝麻,放在糖饼里保证你吃了又甜又香。”说着递给我一个小搪瓷茶缸。我说我们吃人家的芝麻,那拿什么还人家呢?母亲慈祥地抚摸我的后脑勺,笑着说:“用糖饼还呀,等我们把糖饼做好烙熟了,你再送去几个给他们家不就行了吗。”

路上,我琢磨着刚才母亲无意中说的崔三爷,心想,前几天我才读了《林海雪原》小说,里头还真就有个叫崔旅长崔三爷,绰号“座山雕”的,想到此处甚觉可乐。可我这个崔三爷特别善良,听父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当初我们全家下放落户到这儿,就住在崔三爷家的锅屋(厨房)里,崔三爷领着本族的十几个壮劳力和其他姓氏的年轻人,上山炸石头为我们家建房,用时半月。期间,没喝我家一口水没吃一顿饭,只是在三间房屋落成之时才喝了顿齐工酒。

回家的路上,我手里端着满满一茶缸的芝麻,心中还在想着小说里的“座山雕”,忽闻头顶的树上有鸟“嘎嘎”在叫,仰首一瞧,原来是只喜鹊。可就在此时,不知是什么绊了一下脚,身子猛地要朝前倒,我本能地左手捂着茶缸口,触地一刻就地一滚,之后迅疾坐起来,紧张地朝杯子里看,还算万幸,芝麻只洒了少许,可我的右手面被蹭破了皮,血糊糊一片。

当母亲接过茶缸,看见我手面渗出的血,问咋回事是谁弄的。我说:“没事,这是‘座山雕’那个坏蛋啄的。”姥姥和母亲听了是一头雾水,异口同声问道:“谁是‘座山雕’”?“喜鹊”!我笑着高声地说着,转身跑出门找小伙伴玩去了。

今年的中秋,皓月当空,亘古不变;亲情、乡情依然珍藏于心中,亘久不变。可借给我家芝麻的崔三爷、我的姥姥和我的父母亲,他们都已幻化成天上的星辰了。

今晚,我仰望着他们,他们呢,也会在遥远的天际凝视着我吧。

安徽凤阳法院吴家宝

二〇二一年中秋之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55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