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侯家村,有一座程氏宗祠,虽已荒废多年,损毁严重,但其主体建筑结构依然完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石刻艺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侯家村位于市区明水东北方向约5公里。据《章丘市地名志》和《程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程姓从河北枣强迁来在小楼落户。后迁居于此,村名程家牌。明末改名程家村。村内主要有程、侯、谢、刘四大姓氏。清雍正年间(—),侯姓出了一个当官的,改村名为侯家庄。
据村里的文书会计,也是年程氏家谱的主要编纂人之一的程主任介绍,程氏宗祠建成于民国十年()(正房内石雕上刻有时间),由侯家村的程氏族人集资兴建,历经10年才建成,是供奉祭祀程氏祖先和商议家族大事之所。人民公社时期,曾用作大队的仓库,后来当做村里的幼儿园。
程氏宗祠为四合院结构,三间正殿坐北朝南,正殿两旁各有一间偏房。东西建有厢廊。大门朝南,是一个飞檐青瓦的门楼。浅*色的条石门楣上有精美的云纹高浮雕群狮戏舞图,共有6只,成对称状分布的。
大门两侧各镶嵌着一块精致的青石浮雕。浮雕各有两面。向南的正面雕有净瓶和大象,寓意平安吉祥。面向门口的一侧雕有麒麟送子,寓意家族人丁兴旺。整个浮雕做工精细,给人以纤毫毕现的感觉。
门楼的背面是木质框架结构。历经风雨沧桑,木制构件已腐朽、残缺。
祠堂的西墙爬满了爬山虎。
祠堂的东墙和南墙,东北偏房。
进入大门,祠堂院内长满了杂树,地面上满是横七竖八的树枝。迎面是五开间的主体建筑,中间三间为主建筑,高起两侧的偏房,因院子里杂草丛生,东西配房的遮挡,两侧的偏房看不见。
东西两侧是配房,是两座敞开式回廊,回廊比主体大殿略低,原有精美的浮雕和壁画,现在只剩下残缺变形的木质框架。虽然已经满面灰尘,但看起来这回廊主体依旧坚固精美。遗憾的是,在这两排回廊的房檐上,原有四块精美的石雕兽首装饰,但近年来被盗走了两块。
正房的前墙房基上的大青石都刻有高浮雕的饰物,可惜都被人撬走了。
走进正房,里面堆满了柴草杂物。屋顶还基本完整,典型的四梁八柱的建筑,檩梁杈架完好。但后墙因房檐残缺、雨水侵蚀,已露出了一个大缺口。后墙已失去了承重作用,只靠两根木柱支撑着房梁。感觉若再有较大的降雨,后墙就有墙坍塌的危险。
正殿前廊的东西两侧,各有精美的青石浮雕,以房基与房梁中间的浮雕为主,上下还各有一幅小石雕。东侧中间的是“松鹤延年”,寓意族人健康长寿,落款是民国十年春二月;房梁之上的为牧童遥指杏花村,活灵活现;房基上的为花鸟图。
西侧中间是“喜鹊登枝”,寓意家族喜事临门;房梁之上的为树下老翁童子图;房基上的为花鸟图,与东侧的花鸟浮雕图又不一样。
看整个程氏宗祠的建筑损坏严重,但建筑上的石刻装饰却保存较完整,宗祠的石刻均为阳刻高浮雕,非常精美细腻逼真,美轮美奂,堪称精品,它所用的石材,除正门横梁选用的灰岩外,其他建筑上的石刻均为上等的青石。程氏宗祠的建筑风格独特,虽然破败坍塌但难掩昔日宏伟的气势,现在如此荒凉的百年程氏宗祠也亟待得到修复和妥善保护,期待着它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