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和男人有关系么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制图:严洁*俊鸿

七夕到啦

期待收礼物吗?

期待惊喜吗?

七夕节

它源于汉代

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

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夕

如今被当做情人节来过

然而最初的七夕也关情

不过此情非爱情

而是“才情”

所以,如果今天还是单身的你,不用订电影院单人座位,不用偷偷往别人的礼物盒里塞写有“分手快乐”的纸条,更不用出门自带《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的BGM。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如何过七夕。

习俗一

穿针乞巧

女人们在七夕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旧时,漳州的女人们七夕陈瓜果七盘,茗碗炉香各七数,用针七根,取绣线穿之,以能否穿过及穿过的针数评巧。谁的手艺更好,就能“乞到巧”,获得好姻缘。清代的《四时竹枝词》中描写道“巧在天孙不用猜,女人乞巧亦痴哉。一年一会牛郎话,那有工夫送巧来。”

穿针乞巧(图片为网络下载)

除了穿针乞巧外,还有投针验巧。准备一碗清水,将绣针投入水中,根据碗底针影形状变化情况来预测姑娘将来手工的巧拙。

投针验巧(图片为网络下载)

习俗二

拜七娘妈

漳州七夕又称“七娘妈生”,娘妈是送子娘娘。有儿童的家庭都要在这一天祈求七娘妈的保佑。娘妈的侍女称“婆姐”,是直接守护儿童床的神明。未满十六岁小孩的父母需将糖饭、海蟹、芋头、韭菜、水果摆在孩子的床上,祭拜床神,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

拜床神(图片为网络下载)

漳州市区,七夕要吃“白酒”(甜酒酿),祈求家庭兴旺,夫妻白头偕老。

长泰县有小孩的人家要做花生糖,让自家小孩拿去赠送邻家小孩,表示亲善友爱。

习俗三

女儿会

漳州七夕也称女儿节,少女在这一天准备胭脂、香粉、镜子、茉莉花、水果等在月下设香案祭祀织女,祈求良缘与美貌。

已出嫁的女儿要在这天带亲手做的,父母爱吃的食物回娘家,丈夫和子女也要一同前往,回娘家孝敬长辈。女人们可在娘家与儿时的女友相聚,回忆童年趣事,交流各自婚后生活和为妻为母的心得体会。等到儿女成人以后才不再参加女儿会。

清·丁观鹏《乞巧图》上海博物馆藏

习俗四

拜魁星

漳州的七夕节不止是女人的节日,男人也有参与。十年寒窗苦读,为金榜提名,男人们会在七夕这天,拜魁星,希望能够得到魁星的祝福,从此获得仕途上的顺畅。

七夕夜在天井内同时设拜织女和拜魁星的两个香案,女拜织女,男拜魁星,各自祈祷神明保佑自己的愿望实现。

拜魁星(图片为网络下载)

你看,七夕这天

无论年轻男女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努力打拼呢

女子和姐妹们一同乞巧祈福

更重要的是切磋技艺、精进各项手艺

男子在七夕这天拜魁星

以求一举夺魁,获得功名

以上这些七夕习俗

你们都学到了吗?

关于七夕的两则传说

大成魁星诞

传说农历七月七日是“大成魁星诞”,即魁星的生日。魁星掌管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崇敬魁星,所以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传说古代有一个秀才,聪慧过人,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可就是长相奇丑无比,满脸麻子,还瘸了一只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某一年,他乡试、会试年年高中,终于到了殿试,皇帝一见到他的面容,心中不悦,问道:“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圣上,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觉得此人挺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脚呢?”他又回答:“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非常赞赏他的机敏,最后录取了他。

这位魁星爷死后,升天做了魁星。“魁”字拆开,一半是“*”,应魁星面目丑陋,一半是“斗”,指魁星才高八斗。

所以每逢七月初七魁星爷的生日,读书人都要祭拜他。

牛郎与织女

民间又有传说,七月初七,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位于银河两岸的牛郎与织女,这天通过鹊桥得以相会。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代的《风俗通义》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相传天上有牛郎星与织女星,分别住着帅气的牛郎和美丽的织女。他们在天庭相见后相恋。然而此事触犯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将牛郎贬到凡间,投胎到一户贫苦人家。这户人家父母双亡,成家的哥哥带着牛郎一起生活。嫂嫂对牛郎不好,牛郎为了生计,与一头老牛相伴,耕田劳作。有一天,老牛告诉牛郎,在碧莲池里,会来七位貌美的仙女,你只要偷了其中一位的衣服,便能于她结婚。牛郎急忙跑到池边,发现池边正散落着七件仙衣,池中正是七位美丽迷人的姑娘。于是他拿走了其中一件衣服。其他仙女发现有人在此,纷纷穿上衣服回到了仙界,惟有织女的衣服被牛郎拿走,只能待在水中。牛郎问织女:“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织女看到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牛郎,便答应了牛郎。牛郎与织女就这样幸福地生活,并育有一儿一女。这个事情被王母娘娘发现后,更是勃然大怒,她派天兵捉拿织女,牛郎得知后,伤心欲绝。这时候,忠厚的老牛再次告诉他,你把我牛皮披着,挑着孩子,就能追上织女。于是牛郎依依不舍地杀了老牛,披着牛皮,挑着年幼的孩子去追织女。快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再次拔出金簪,在天空划了一下,形成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银河,阻隔了牛郎与织女。至此,牛郎只能在银河一侧养育子女,织女也只能在银河另一侧日夜织布。每逢七月初七,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喜鹊,他们飞到银河上,为他们搭桥,让他们相会。

传说流传至今,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便有人们七夕求爱,重视人际关系和谐、期盼社会美好。

古诗词里的七夕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意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凤栖梧·甲辰七夕

南宋·吴文英

开过南枝花满院。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高树数声蝉送晚。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陈迹晓风吹雾散。鹤钩空带蛛丝卷。

闰月七日织女

唐·王湾

耿耿曙河微,

神仙此夜稀。

今年七月闰,

应得两回归。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传说再唯美

诗歌再动听

千言万语

还是那一句

祝天下所有人

才、情兼备

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握紧你的手

一辈子都不想松开

来源:记者林心凌整理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50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