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观的封火墙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历史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古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墙,不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内涵。

封火墙又称风火墙、隔火墙,是指高于两个山墙屋面的墙垣。顾名思义,封火墙的主要作用是防火,此外,还兼有遮阳、防风、防盗等功能。它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中,根据封火墙外形的不同,在徽派建筑中,它常被称为“马头墙”;闽派福州建筑中,常被称为“马鞍墙”;粤派岭南建筑中,常被称为“镬耳墙”。

美观别致的封火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它的文化魅力。

一、封火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观念

中国人的风水观念中,墙与房屋的风水有着很大的关系。古人称“四周墙壁宜封固,不宜缺陷被风吹”,中国旧式宅院都建有风水墙,建在门的正对面,古人认为,风水墙可以拦住风水的,防止好运外流,挡住门外的煞气。

《易林》说:“千刃之墙,祸不入门。”在古人看来,高高的封火墙,不仅可以防止火灾向外蔓延,而且能够给认带来好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说中,还有阴阳五行之说,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它们彼此相生相克,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

五行学说同样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风水观念,直接影响着国人建筑设计的观念。这点体现在封火墙的颜色和装饰中。比如在人们将封火墙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式,分别对应“白、青、黑、赤、*”五种颜色。

比如,岭南的镬耳墙,它的山墙是黑色的,因为黑色对应的是五行中的“水”,而它又像鳌鱼翘起的嘴巴,鱼为水中的生灵,水可以用来克火,说明镬耳墙的基本功能是防火。

岭南地区的镬耳墙

马头墙的顶部同样也是黑色,而墙面是白色,白色对应五行中的“金”,五行学说中,“金”可以生“水”,因此,马头墙一黑一白的颜色搭配,也体现了五行学说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粤东的潮汕地区,人们将封火山墙分为金式山墙、木式山墙、土式山墙等不同形式,它们的装饰都有所不同,户主还会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来修建封火墙。

徽式的马头墙:黑色的屋顶与白色的墙面

二、封火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祈福观念

中国的祈福文化源远流长,成为了国人文化中的基本层面。

何为福?《尚书》中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它指出了长寿、富贵、身心健康、心地仁善、善终,这些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福”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农人祈求五谷丰登,读书人祈求金榜题名,生意人祈求财运亨通。

这种观念,也深深烙印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比如镬耳墙,从外形上看,就像是一顶高高的官帽,传达了人们对仕途高升的向往之情,还有“独占鳌头”的意味。在古代,民间有“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镬耳墙寄托着人们对子孙后代升官发财,走上荣华富贵之路的期盼。

徽派的马头墙,最初并无马的造型,后来经过人们的改进之后,从外形上看,十分像一只昂首向前的马,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吉祥的意味,比如马头墙的线条基本是“一”字造型,有着“一马当先”的意味,在马头墙在座头上,还有许多雕塑物,比如“吻兽”,常见的吻兽有天狗、鳌鱼等,它有着趋吉避凶的象征意义,寄托着人们内心对幸福生活或的期望。

徽商们背井离乡,在外艰苦打拼,期待有朝一日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马头墙又有着“马到成功”之意。从马头墙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中的深刻寓意,蕴含了人们对事业成功的憧憬与渴盼之情。

按照“马头”的形状,马头墙可以分为“朝笏式”马头墙和“金印式”马头墙,表达了主人对读书考功名、仕途飞*腾达、奋发有为人生的愿望。此外,还有“鹊尾式”马头墙,它的座头像一只喜鹊的尾巴,有吉祥如意,福气临门的寓意。

朝笏式马头墙金印式马头墙

福州的马鞍墙,其轮廓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龙脊,屋顶上的青瓦象征着龙鳞,马鞍墙的翘角是凤尾形状。龙与凤交织在一起,则象征着“龙凤呈祥”。在马鞍墙的脊角上,有灰塑制作的辟邪灵兽,如乌龟、狮子、麒麟,以及与佛教相关的纹饰,如法轮纹、如意纹、福寿和祥云等,它们的寓意都是为了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

三、封火墙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伦理观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数千年宗法制度。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组织的社会集团,成为封建国家的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统治有着重要作用。

宗族关系是以家族血缘为纽带,以长幼尊卑等级来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家族的宗法关系将一个家族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维持其运转。

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族伦理观,也体现在建筑文化上。在封建社会,墙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比如皇家的墙是红墙,而普通百姓的墙是白墙。同样,封火墙也是一个宗族地位与富裕程度的象征。

比如,祠堂的职能,从祭祖逐渐演变成族长办公之地,成为维系整个宗族的核心场所。在岭南地区,稍微大一点的祠堂,大多都是采用的镬耳墙,说明它是宗族社会中权力的一种象征。

墙体越是高大,装饰图案越是精美,越能体现出一个宗族的地位。镬耳屋一般是大户人家居住,其所用的青砖,以水磨青砖为上乘,一般人家的经济能力无法承受。马头墙有一叠式到五叠式,五叠式的马头墙被称为“五岳朝天”,叠数越多,表明宗族的地位越显赫。

在整体的规划上,马头墙讲究形式上的统一,排列整齐,层次感分明。站在远处眺望,村落中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视觉上,给认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寓示着宗族的兴旺发达。这也折射出中国的封建宗族体制中,追求大一统,遵循伦理秩序的特点。

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邹氏家祠的封火墙,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远远望去,它像一条跃动的巨龙,绵延不绝,由前面的龙头带领着后面的龙身伸向远方,仿佛暗喻着一个宗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表达了主人希望子孙后代成才的殷切期望。

武夷山下梅村邹氏家祠的封火墙

结语

墙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心理的见证。一堵简单的封火墙,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古来万事东流水。古老的封火墙,高高地矗立在屋顶,守护着人们的家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也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451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