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斗短新闻
喜鹊齐心协力拒绝追踪
针对追踪装置我们人类的立场尚无法达成一致,但在澳大利亚却有1群喜鹊,透过齐心协力的方式对这种技术表达了反对。2月21日,DominiquePotvin代表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USC)的科研团队发表文章,表示他们近期观察到了1项罕见的鸟类行为,他们在为喜鹊安装追踪装置时,发现它们会互相“救援”,用喙把伙伴身上的追踪装置拆下。
USC的科研团队设计的追踪方案看起来很巧妙,他们将轻量化的追踪装置以背带的形式让喜鹊穿在身上,并将无线充电、数据收集模组,以及可以用于远程释放背带的磁铁装在配套的喂食站里。科研团队认为,这套设备解决了过去追踪装置体积过大、电量有限和需要重新捕获喜鹊来拆卸追踪装置和收集数据等问题,预计可以显著提升追踪鸟类的效率。然而,科研团队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给1群喜鹊装完 1个追踪器后,刚过了10分钟,他们就发现有1只成年雌性喜鹊用喙把“小辈”身上的追踪装置拆了下来。不光如此,在几小时后,群体中大多数测试对象也都在同伴的帮助下摆脱了追踪装置。到了第三天,即便是这群喜鹊中 统治力的成年雄性喜鹊,也在其他喜鹊的帮助下移除了它的追踪装置。
精巧的设计(来自:Potvin)
“我们不清楚具体是同1只喜鹊在帮助别的喜鹊,还是不同的喜鹊会分工合作,但迄今为止我们从未了解到有任何鸟类会以这种方式来移除追踪装置。”Potvin表示,“这些喜鹊想要解决问题,可能会试着用它们的喙来拉扯和咬断背带的不同部分。这些喜鹊还需要自愿帮助同伴,以及接受同伴的帮助。我们可以在文献中找到的 其他类似行为的例子是塞舌尔莺帮助它们群体中的其他鸟从粘性腺果藤种子簇中挣脱。这是1种非常罕见的行为,被称为‘救援’。”看来,这次在喜鹊身上观察到的行为,会给鸟类行为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呢。
眼镜*福音!永不起雾的镜片来了
戴眼镜的朋友们,应该基本都经历过冬天从室外到室内时,眼镜上雾、视线之内白茫茫一片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疫情期间更是愈演愈烈——只要天气冷一些,戴口罩出门,眼镜就难免会上雾。2月22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宣布开发了一种新工艺,可以使聚 酯镜片永不起雾。这主要是通过在镜片上施加耐用的双层涂层来实现的,其中,1层是 化硅薄膜,另1层是 化钛薄膜。
首先,科研团队用氧等离子体处理镜片,这是清洁表面以提高薄膜附着力的常用工业方法。然后,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真空室内蒸发 化硅和 化钛,它们的蒸汽会作为薄膜沉积在位于腔室顶部的塑料基板上,直到达到所需的薄膜厚度水平。与类似的工业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薄膜的厚度和结构,从而产生更高质量的薄膜。科研团队称,整个过程“快速且易于实施”,仅需要大约1小时。
施加涂层(来自:NTU)
那么,防雾的具体效果如何?眼镜起雾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如果将水滴扩散成不妨碍视觉的均匀薄膜,便能够起到防雾的效果。新涂层的防雾性能,正是通过这种扩散速度来衡量的。新涂层的原理与其他防雾涂层类似,但过程非常迅速,仅需要93毫秒,比大多数人眨眼还快。与此同时,新涂层表现出极好的粘附性和耐久性——当用粗棉布垫摩擦时,该涂层可以抵抗磨损;当将玻璃纸胶带粘贴到该涂层上再剥离,该涂层仍然与聚 酯镜片粘合。除了去雾和耐用,新涂层还有更多功能,比如高抗反射性,可以将测试中的聚 酯镜片的透光率提高5%;另外, 化钛涂层也带来了自清洁功能,当带有新涂层的镜片暴露在紫外线下时, 化钛会与细菌、污垢等有机残留物发生反应,从而去除它们。科研团队已经为新涂层申请了专利。希望它能早日进入市场吧!
迪拜未来博物馆正式开放
2月22日,从年就开始筹备,历时7年建成的迪拜未来博物馆正式开放。未来博物馆由建筑师ShaunKilla设计,包括了底部的绿色山丘,建筑主体和建筑的中空部分。未来博物馆的外壳上的纹路是阿联酋艺术家MattarbinLahej以迪拜未来为主题所书写的诗歌。绿色山丘象征地球,建筑主体象征人类,中空部分则象征未知的未来,呼应其名称未来博物馆。相比于反思过去,设计者更希望游客能够借此激发出对于未来的想象。
未来博物馆(来自:未来博物馆)
未来博物馆不仅打造了视觉和艺术的奇观,也树立了新的创新标杆。整个建筑外层幕墙极为光滑,运用3D打印技术和航空工业的装配技术,制造了1,块各不相同的不锈钢和玻璃纤维的融合面板,并将它们无缝装配在了一起。建筑内部完全没有柱子,只有独立式的双螺旋楼梯。此外,建筑由专用太阳能公园供电,充分利用了能源和水的回收技术,并且储备了综合可再生能源。未来博物馆是中东地区 座获得LEED铂金认证的建筑,这是世界上对绿色建筑的 评价(美国制定的标准)。
双螺旋楼梯(来自:未来博物馆)
与其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