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网络课堂
好好学习网络课堂de
“游”共____画,第3画是____,组词____。
“便”共____画, 1画是____,组词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喜鹊阿姨都教喜鹊弟弟什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欢”分别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 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 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
4.读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教案设计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 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渡、荫、蔽”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3、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4、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用。四、教学课时: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9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初步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学叫声等。2、齐读课题3、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桌讨论。(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同桌教一教。(2)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齐读课文。(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4)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二、生字书写。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四、作业。1、书写生字和新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新词。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认识枫树。(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2、认识喜鹊。(1)认识喜鹊阿姨,我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她为喜鹊阿姨。这里体现了我的什么特点?(2)我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为喜鹊弟弟。多么天真活泼的孩子。3、在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我喜欢极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对枫树、对喜鹊怎样的感情呢?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1、现在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4-12自然段。(1)找出写喜鹊语言的句子。(2)喜鹊在忙些什么呢?2、汇报交流展示喜鹊在忙些什么。(1)喜鹊在忙些什么呢?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2)仿写拓展。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3)体会这里的“?”的作用。说明喜鹊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列举出来。那同学们来帮他列举一些吧。(4)学生汇报。如: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飞翔?3、交流喜鹊语言的句子。(1)找出句子。A“鹊!鹊!鹊!”喜鹊阿姨教到。B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C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D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2)体会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3)体会句中的“?”“!”“......”的作用。4、身临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鹊的叫声,上台展示。“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四、拓展延伸。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喜鹊还会说什么……(1)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A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B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2)课堂交流,师给予评价2、口语交际情景中延伸省略号的作用与用法。(1)举例造句。(2)指导朗诵。五、主题升华。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六、作业。1、找像这样有趣的童话书读一读。2、再读课文,体会“?”“!”“……”的用法。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故事情节简单,语调活泼,富有儿童诗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阅读接受能力。
优点:
1、课前妙招,激发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2、实施目标教学,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不足:
1、我准备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过多,大约占了10分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的教学内容到后来匆忙赶时间也没能完成安排好的教学要求。
2、由于感觉时间不够,在引导孩子们分析一些重点词句时,不够深入透切。如,在教学“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这一句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知道这是比喻句,把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知道枫树又高又大的特点,而没有深入引导学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把枫树比作太阳伞,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这样一比较,孩子们的心里就会赫然开朗,就会很快明白比喻的作用,从而学以致用,这教学效果。
3、教学中为了赶时间,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没到位。
4、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有些单调,每个教学环节的过度语不够衔接。
来源:教案课件资源网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转载来源:综合网络
▍免责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好好学习网络课堂
好好学习网络课堂de
“游”共____画,第3画是____,组词____。
“便”共____画, 1画是____,组词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喜鹊阿姨都教喜鹊弟弟什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欢”分别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 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 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
4.读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教案设计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 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渡、荫、蔽”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3、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4、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用。四、教学课时: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9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初步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学叫声等。2、齐读课题3、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桌讨论。(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同桌教一教。(2)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齐读课文。(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4)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二、生字书写。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四、作业。1、书写生字和新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新词。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认识枫树。(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2、认识喜鹊。(1)认识喜鹊阿姨,我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她为喜鹊阿姨。这里体现了我的什么特点?(2)我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为喜鹊弟弟。多么天真活泼的孩子。3、在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我喜欢极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对枫树、对喜鹊怎样的感情呢?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1、现在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4-12自然段。(1)找出写喜鹊语言的句子。(2)喜鹊在忙些什么呢?2、汇报交流展示喜鹊在忙些什么。(1)喜鹊在忙些什么呢?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2)仿写拓展。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3)体会这里的“?”的作用。说明喜鹊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列举出来。那同学们来帮他列举一些吧。(4)学生汇报。如: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飞翔?3、交流喜鹊语言的句子。(1)找出句子。A“鹊!鹊!鹊!”喜鹊阿姨教到。B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C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D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2)体会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3)体会句中的“?”“!”“......”的作用。4、身临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鹊的叫声,上台展示。“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四、拓展延伸。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喜鹊还会说什么……(1)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A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B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2)课堂交流,师给予评价2、口语交际情景中延伸省略号的作用与用法。(1)举例造句。(2)指导朗诵。五、主题升华。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六、作业。1、找像这样有趣的童话书读一读。2、再读课文,体会“?”“!”“……”的用法。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故事情节简单,语调活泼,富有儿童诗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阅读接受能力。
优点:
1、课前妙招,激发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2、实施目标教学,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不足:
1、我准备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过多,大约占了10分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的教学内容到后来匆忙赶时间也没能完成安排好的教学要求。
2、由于感觉时间不够,在引导孩子们分析一些重点词句时,不够深入透切。如,在教学“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这一句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知道这是比喻句,把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知道枫树又高又大的特点,而没有深入引导学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把枫树比作太阳伞,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这样一比较,孩子们的心里就会赫然开朗,就会很快明白比喻的作用,从而学以致用,这教学效果。
3、教学中为了赶时间,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没到位。
4、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有些单调,每个教学环节的过度语不够衔接。
来源:教案课件资源网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免责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微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