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鹊有巢维鸠占之

无意间听到《布谷鸟》这首歌,歌词写得很正面,但它却不禁让我想起一则笑话:

妻子在客厅拖地,丈夫则在一旁陪上幼儿园的女儿阅读,这时读到一则知识趣闻,书上说,布谷鸟会悄悄把蛋下到其他鸟类的窝里,而那些鸟又因为父母爱爆棚,会把布谷鸟蛋给当成亲生孩子喂养长大。

女儿:爸爸,布谷鸟好聪明呀。

丈夫:对呀,所以你要乖乖听话,不然我就会学习布谷鸟,悄悄把你送到别人家里去。

女儿:哼,说不定我就是别人放在你家里的呢。

听了这话,妻子停止拖地,望了望女儿,又望了望丈夫。

丈夫望了望女儿,又望了望妻子。

女儿则望了望妈妈,又望了望爸爸。

在这则笑话中,关于布谷鸟的行为,是真的吗?是真的。

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一带,有一种鸟在叫时发出“布谷,布谷”的声音,所以被叫做布谷鸟。布谷鸟也叫杜鹃鸟,郭公鸟等等。

布谷鸟自己从不搭巢,每当雄雌鸟零距离接触,雌鸟身体有种之后,布谷鸟就会开始四处暗中观察那些食物构成以及其下的蛋外观与自己相似的鸟,看看它们是否也将在同一段时下蛋,通常像灰喜鹊,画眉,苇莺等等,只要这些鸟肚子里有货,都是布谷鸟的目标。

等到目标鸟下完蛋,布谷鸟就会乘其外出寻食,赶快将自己的蛋也下到目标鸟的窝巢里。

蛋下毕,布谷鸟的损招开始了,比如说,布谷鸟在此下了一颗蛋,而目标鸟的窝巢里原来有五颗蛋,这时,布谷鸟就会把其中一颗蛋给啄踢出巢外,搞毕,迅速飞走,该玩玩,该吃吃,其他时间则继续留在目标鸟巢附近,暗中观察等待自个的小蛋蛋破壳。

至于目标鸟,假如细心,飞回来了后发现情况感觉不对,也许会把偷梁换柱的布谷鸟蛋给踏碎,啄踢出巢外。假如目标鸟脑筋大条,加上母爱爆棚,则意味着目标鸟一家子的悲厄命运才刚刚拉开序幕。

尽管布谷鸟蛋下的时间比目标鸟下的蛋慢,但其受孵生长期的速度其他鸟蛋要快,所以在同一巢中,小布谷鸟会 出壳。

刚刚出壳的小布谷鸟还带来一个天生残忍的本事,就是会时时使用自己弱小的力量将同巢尚未出世的“弟弟妹妹”给顶出巢外摔个破碎。

小布谷鸟的生母,则会乘目标母鸟外出时叼衔来各种昆虫喂自己的孩子,与此同时,还会视情况(注意这词),继续将别人家的鸟蛋给啄踢出巢外。

至于目标鸟回来后,发现巢里的蛋少了一枚,会觉得这大概是个意外,继续边给“亲生”孩子温暖,边外出寻找食物喂它。

在亲妈和“养母”的轮番喂养下,小布谷鸟迅速长大,与此同时,大小布谷鸟的损招也继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

很快,小布谷鸟便成了目标鸟 存活下来的孩子。

,小布谷鸟会飞了,于是开始跟着大布谷鸟一起飞,留下孤零零的目标鸟一身悲哀。

读到这,你以为事情就完了吗?未必,假如布谷鸟觉得目标鸟的窝巢不错,这时大小布谷鸟就会联合起来,把目标鸟走,继而占下其窝巢,这就是成语“鸠占鹊巢”的由来。(古时,有些地方也把布谷鸟称之为“鸤鸠”。)

其实在我们周围,类似布谷鸟这样的角色并不少,假如少,大概也就不会有损人利己这个词语了。

但是,如果人们知道布谷鸟是损人利己者,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会天真地觉得布谷鸟叫声好听,长得漂亮,专食害虫,是只好鸟,今人如此,古人也如是。

小时候,读过《诗经》,在《国风·召南》中,有一首诗叫做《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占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什么意思呢?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秋时期贵族男女的婚配情况。诗里面用鹊,比喻男孩;鸠,则比喻女孩。维,则是维持,连接之意。这诗简译成现代文的大概意思就是:

男孩家里的房子已经准备好了,女孩可以过来住啦,如果女孩想嫁,男方就会有车队过来娶她。

男孩家里的房子已经准备好了,女孩可以过来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啦,如果女孩想嫁,男方就会有车队过来,让她体面风光。

男孩家里的房子已经准备好了,女孩不但可以成为这屋的新主人,还可以带过来许多陪嫁的人和物,把这里给占满,如果女孩想嫁,男方就会有车队过来成全她。

每每读到这首诗,我更多的是感慨,感慨于此诗作者的黑白颠倒,只看片面的喻意。人生一世,文化知识很重要,拥有一双慧眼更加重要。

人与人之间,在接触时,许多时候往往有一个习性,就是只看到对方身上或好或坏,或善或恶的一面,继而以偏概全。

思之,慎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wujk.com/afhgx/284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