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假期是怎么度过的?
人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人!
车车车车车你车车车车车!
这样的画面是大多数人出门常态吧…
国庆假期已过半,别去扎堆挤人了,会玩的都已经开始观鸟了!好玩,有趣,充满自然科学,不用担心喧嚣与吵闹,这样的假期,别有乐趣。
今天就跟私家车通过《*河岸边故事》新闻策划,一起寻找“*河精灵”,跟鸟儿一起度过一个和谐自然又科学趣味的国庆假期。
*河精灵守护者:河南*河湿地 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马朝红、郑州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河精灵”守护者
今年51岁的马朝红,从1年开始,就在河南*河湿地 自然保护区孟津段、这片1.5万公顷的*河湿地守护众多鸟类的家园。马朝红孟津*河湿地位于*河中游向下游过渡的地带,属于典型的河流湿地,也是野生动物 的栖息地、觅食地。但曾经*河两岸的烟火气,也惊扰到了这些小动物。马朝红跟记者介绍说:“中间大概有几年,到河边听不到雁、鸭的叫声,鸟况特别差,原来一天可以看到5、60种,(那个时候)走哪儿哪儿没有鸟,河道里全是采砂船,人类活动特别多,干扰的特别厉害。”
这几年,砂厂拆了、畜牧养殖场拆了,渔业养殖也在退出,保护区恢复湿地面积1.5万亩,鸟儿们又回来了。如今,在扣马、台荫两处湿地修复区域,水草丰茂,禽鸟翻飞,已经成为“鸟的 ”。“最早的时候黑鹳只能看到几只,现在每年能看到5、60只,最多那一年我们看了84只。另外,今年春季过境的时候,还新增加、新纪录了疣鼻天鹅、灰雁、草原雕三种。”
用脚投票的“生态环境评价师”
马朝红说,“鸟儿是很聪明的,哪里的环境好就往哪儿去。”和马朝红的看法一样,郑州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看说,“鸟儿是是用脚投票的‘生态环境评价师’”。疣鼻天鹅(图:郑州晚报)今年年初,两只疣鼻天鹅在郑州安下了家,还生下了七只可爱的宝宝,不仅让爱鸟一族大饱眼福,也让研究学者兴奋,李长看说,疣鼻天鹅在郑州繁殖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在郑州以前从来没有疣鼻天鹅在这里繁殖,甚至从咱这个地方经停,基本上就没有这个数据。但今年可能是新冠疫情的原因,把人给圈起来了,这些野生动物自由了,迁徙过程中,留在这个地方。”
李长看李长看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观鸟人,研究鸟类已经有27年的历史。最初,他开始研究的是郑州行*区域内的鹭科鸟类,重点